文字之欲散文随笔杂感文心雕莲

世界是自己的吗?果然与他人无关?

2017-05-22  本文已影响349人  心生莲花Y

文/心生莲花

世界是自己的吗?果然与他人无关?
1.

杨绛说过很多话,写过很多文。但都抵不上那句几乎尽人皆知的话的影响力: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知道这句话有怎样的语言魔力,竟然变成了全民奉为神明的箴言,一时间在朋友圈、公众号等草民有话语权的地方广为流传。大家几乎不假思索地认同了。因为它终于说出自己不敢说也不好说的话吗?世界是自己的!并且还与他人无关!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世界永远不可能是自己的,现在,有权威人士告诉我们,世界可以是我们自己的!就这样,屁民在意淫中把世界据为己有,谁不快意啊?在我们的常识中,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来就与他人组成族群,组成利益共同体,组成社会,永远不可能与他人无关啊。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教育: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不可自私自利只考虑个人利益!所以一般人是断然说不出这话的,如果谁说这世界是自己的,还与他人无关,那可是要背骂名的,至少也要落一个自私自利的名声!杨绛敢说,因为杨绛是名流,她说出来就可以惊世骇俗,就可以与众不同。

我不认同!我们活在一个处处和他人关联的世界,怎么梦说和他人无关呢?世界上,其他地方地震了,发生火灾了,我们无比揪心,自己虽然没有经历,但是能置若罔闻与己无关吗?如果,你的至亲至爱挚友遭遇不幸或身处病痛之中,你能无动于衷吗?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怎么可能与他人无关呢!?没必要因为是名人说过的话,就盲目跟随。

2.

杨绛在《百岁感言》中,原话是这样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之所以列出原话,是为避免断章取义的嫌疑。诚然,可以说杨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指的是“内心世界”,内心世界是自己的,和外部世界的他人无关总能说得过去吧?

内心世界的确是自己的,可以完全由自己来掌控,但是我依然不能认同后半句。内心世界果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受外部干扰,与他人毫无关系吗?

也许,对于功成名就的百岁老人杨先生是可以的,她的这篇感言可以看作是与世界告别的话语。在将要“回家”的门坎儿上,回望人生,心静如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让自己安安静静地梳理一下人生的脉络,平静一下操持一生的疲惫内心,但愿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总结总结过往,提炼出人生的精华,供我等平凡俗子享用。但提炼出这样的金句,也是建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基础上的。也不可能和外部世界无关,更不可能和他人无关。不信你看杨先生怎么说: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哪一点都是和他人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在杨先生的眼里,他人大都扮演的是自己地狱的角色,太过晦暗了,自己受过的委屈过多,吃过的亏太多,尤其是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下放所受到的苦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难怪不愿意和他人有过多关系。不情愿归不情愿,但还是难免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啊!丝毫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社会的法则。

世界是自己的吗?果然与他人无关?
3.

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知识分子其实是有着很浓郁忧国忧民情结的。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流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凛然正气。这种以国之利益为先、心系黎民的精神成为催人上进的民族气节的代代传承和自觉追求!即使是画个画,写首诗,也能自然而然流露出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又名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意思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竹叶沙沙响,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声音。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一样,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这些人哪个没有经历过家国变故?但是,他们即便是人生中遭遇劫难,也初心不改。因此,成为民族的骄傲和杰出的代表。

诚然,知识分子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不能以超道德的标准苛求他们,但把自己的心关闭在与他人无关的封闭世界里,安静一时可以,要想写出好的作品,画出好画,还是要走出来,多关心关心这个世界,多和他人关联关联!


我是心生莲花。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手动点亮这颗心吧!也欢迎打赏、留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