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季 263|教研活动从“听教师”向“听学生”转变

2020-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路修行做老师

教研活动从听教师向听学生转变

——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之《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有感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决定着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都景象:公开课所有听课的老师都坐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听完课后大概在三十分钟内结束评课。这就是一次教研活动,讨论不过是对授课教师的评头论足,亦或指出的缺点,但这样的教研方式显然是对授课老师的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中伤”,因为没有人愿意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准备出来的课依然收到批评。在教研活动中,有许多陋习,需要一个一个改进。佐藤学说:“清除陋习,让所有教师超越自己,构筑起和同为实践者的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这正是所有学校改革的前提。”

今天,我要讲的是转变教研活动对象,从“听教师”转向“听教师与每个学生的关系”。现在一般的教学研究都是围绕教材的研究、授课过程的研究以及提问、指导的研究等而展开的。真正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态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我们常常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听课中,所有的听课教师无疑关心的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则很少关注,因为听课坐在后一排,几乎看不到学生的任何学习状态。

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对应作为中心对象的话,需要从改变观摩课的参观方法、研讨时的讨论方法做起。过去听课坐到教室最后一排,主要以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为观察中心。如果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要尽量坐在靠前的两侧位置,这样,才能感受到每个学生细微的言行、表情和对待这些“信号”的教师的微妙对应之处。

除此之外,在研讨会上尽量避免对于教师个人的批评,而是应该把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的对应作为话题的中心。在教研活动中比起教师的提问以及对于教材的解析,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不仅要听到学生的有声语言,因为一节课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去回答问题,所以教师更需要听到学生的无声语言,听到他们潜在的表达,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但在平时的公开课中,多数教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或者无声的需要予以忽视,因为学生不恰当的回答随时会打乱教师提前设置好的上课节奏。所以说,课堂上,学生的意外发言更加考量教师的专业能力,但往往一堂好课是由学生的意外发言引发的,正是这样的深层讨论而使课堂有了意义,这就是师共同生成的有效课堂。

一堂真正的好课是让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的学习。这才是教研的目的,有价值的教研一定是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受惠,这样的教研是轻松的,愉悦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分解,几乎没有教师喜欢老师们评判自己授课的教研活动。

让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受到鼓励,在教室里产生相互学习的氛围,是教研活动的目的。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室里都带着扩音器,但扩音器似乎对于教学效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仅仅起到了在声音上“压制学生”。其实,扩音器基本没有必要,靠声音获得学生关注的课堂缺乏吸引力。在教室里,一方面让学生建立轻声细语交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提升课堂吸引力,营造轻松愉悦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慢慢地把自己的心声讲出来。

在一次外出观摩的学校里,无一例外地发现这所学校没有一位老师使用扩音器。我问校长,校长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靠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不是靠大嗓门控制课堂。”的确。在接下来的观摩中,该所学校的老师们呈现出精彩绝伦的多样课堂模式,轻松、愉悦、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都来不及,还哪里顾得上“私底议论”呢?教室远离浮躁,教师通过对每个学生言行的恰当对应而使得课堂气氛平和亲切,学生怎能不心生欢喜?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自主、合作学习,达到课堂预期效果。

在教研活动中,不仅需要听课老师做出转变,同时授课教师也需要做出改变。授课教师要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对教室里各种不同意见进行敏感倾听,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安心”发言,建立相互倾听的融洽关系。

只要建立起倾听关系,学生就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佐藤学说:“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但多数教室没有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因此在教室里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的漠不关心。

要形成这种倾听关系,教师要自身保持专一的、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也就是说,教研公开课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授课行为,因为授课行为最终要落实在学生学到了什么。不善于倾听的老师,往往对于自己的言行也不慎重,对在场学生的发言讲话也毫无意识,从而使得一个个教学价值白白流失,也就不可能建立相互学习的关系,自然课堂效率低下。

教师应该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听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相互交换意见的关系。师生关系才有和谐的可能,否则教师和学生永远处在对立的矛盾中。相互倾听关系的建立不要期望在一次两次的公开课活动中就能建立,学生的变化是缓慢的,甚至慢到我们根本察觉不到。教学不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吗?那种立竿见影式的教学形式,不会持续太久,且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自动消失。

因此,学校教研活动以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为中心,提升教师倾听能力,授课教师还要注重建立与学生相互倾听的关系。真正的教学,时间持续越久,越见成效,要想建立起好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2020年12月16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