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销,你的文案别人看不懂?3个方法帮你提升传播率!
移动互联网时代,文案要简化才能赢得用户,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案在产品营销、自媒体、社群运营都用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
为什么你的文案发出去依然有很多人看不懂?
为什么你的文案总让人觉得找不到重点?
为什么你的文案阅读完成率很低,用户只是点进去就退出来?
为什么你的文案有阅读量但是没转化?
image复杂优美的句子固然是好,但它的推广效果却很差。人们只是快速地扫了一眼这个信息,但并不明白它在表达什么,无法第一时间准确接收到它传递的信息。在网络浏览速率超高速化、各类信息无限膨胀的今天,大脑的运作规律都是快速而简单且省略不重要的信息,一眼看不到想要的关键词,这条信息肯定会被略过。所以,文案要简单,要做到每个字、词、句是在表达明确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尽量缩减用户理解文字需要的时间。
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避免特殊句式
使用一些特殊句式虽然会让句子变得简单,但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容易产生歧义,二是会延长人们理解文字的时间。比如“无时无刻……不”这种需要思考一下逻辑的句子,还有一些口语化的倒装语序,都会增加用户理解文章的时间,并不可取,反而会让用户被句子绊住,无法理解文义。
image(2)少用生僻词汇
人们常用的汉字,大概有3500个左右。如果我们写文学作品,或许可以拿出我们的文学底蕴,秀一秀生僻字、词的运用。但对于商业文案来说,这些生僻字、生僻词,会严重影响我们文字的传播力。
如果你在写防晒产品的文案时,直接使用“无碍夏晖”,用户就很难理解这个文案想表达的意思。像“婆娑”这个词,本意是形容舞动的样子,用来描述一场活动中的舞蹈表演也算是很合适的说法,然而,也有不少人看到这个词,会理解成“老年人般的姿态”这种含义。如果读者理解出了这种含义,那么文案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专业词汇。永远不要认为消费者和你一样了解你的产品,从而使用行业内人士的专业词汇。消费者只关注产品能否达到我的要求,不会专门去查询这些专业词汇的意思,也没耐心去研究这些。很多专注产品的人都习惯性地使用专业词汇,但这在文案写作里是大忌。专业词汇虽然与产品高度相关,但却会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image(3)减少偏门的修辞
中学语文老师教会我们各种各样的修辞,寓情于景、借物抒怀是常见的用法,这些意象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果运用不当或是使用比较偏门的意象,只会让人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多使用大众熟知的修辞,最好只采用高中及以下年级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比如梅兰竹菊的借物抒情。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语文学习也就止步高中,你说鲁迅大家都认识,你说许广平可不一定。
image当然网络用于新产生的修辞其实有更广的传播度,有效运用这些网络化修辞能够提升品牌的亲和力。
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本来就有歧义的修辞。有些修辞因为网络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思,如果一个修辞放进去两个意思都能理解,最好还是不要使用。还有一点,尽量减少创新修辞,很多时候会产生词不达意的情况,反而让人看不明白。
你在文案写作中还遇到过什么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问题有价值,我将会选为下一期分享主题。
还可以与我个人交流(gaoxingge666)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收藏、评论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