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端午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念念叨叨还有词

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过端午。

端午那天,要被母亲凌晨四五点就从睡梦中揪起来,要去村口的澧河洗澡,说是这天洗澡可以解百毒。睡眼惺忪中,挤入人头攒动的河边,踏进还有些凉意的河水里,听着大人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不情不愿地洗脚洗头洗遍全身。母亲总说我皮肤差,蚊虫叮咬容易发炎,洗洗就好了。我却并没有在意。

那时的河滩上长满了草木,艾草本来普通常见,却在端午那天紧俏起来。洗完澡,大家便马不停蹄地去割艾草,村头的瞬间就割完了,就骑车去村外割。最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竖着一大捆,据说是端午这天的艾草可以驱蚊虫。我不喜欢那股味道,总是远远地躲着它,可自从割了艾,奶奶说,我容易被蚊虫叮咬,就在以后的每个夜晚,单独捆着一小撮艾草给我当扇子扇,睡着后,就把它放在我床头。闻着艾草味,我总会悄悄把它扔出很远。

端午的早上,母亲会煮鸡蛋、蒜,包粽子吃,和弟弟斗鸡蛋玩倒是彼时的端午唯一的乐趣,可磕破的鸡蛋我们谁也不爱吃,只管扔在碗里,被奶奶看见不免数落一番,还要看着我们吃上一两个。硬着头皮吃鸡蛋的端午,无聊又无味。

端午节的习俗还远不止此。吃完饭,奶奶便找来各色的线,开始给我们做五彩绳。在我们的脖子、手脖、脚脖都绑了个遍,还全是死扣。就那样戴着戴着,那时的我们,土里生土里长,五彩绳没过一天,便被土孩子们戴得黯然失色。看着黑黑的“五彩绳”,我急迫地想要扔了,可奶奶说必须等到端午节后第一个下雨天,才能扔掉。我于是时时盼着下雨,雨没有及时赶来,倒是看着这些五彩绳一天天变黑、变硬、变丑,又日日嫌弃地盼能收了它的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问下雨了没有。尽管姗姗来迟,雨终究是来了,拿着剪刀依次剪掉脖子、手脖、脚脖上的“黑圈”,我如解除枷锁一样轻松畅快。

唯一喜欢的香包,却总是得不到。儿时的香包,做工很麻烦,不只是一个包囊装点香料而已。会用零零碎碎的各色布头,做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小包,装上各种香料,再拼接缝合成许多形状款式,花花绿绿晃晃荡荡煞是好看。奶奶说那是婴儿们戴来驱蚊的,我年龄已大,有艾草已用不着那个了。我便时时怨恨自己为啥长大,而不是怀抱里的婴孩。

小时候的端午节,却从来不是被我们这些孩子时时盼着的节日,倒希望它被忽略了。直到上学读书,读到端午节里的楚国屈子,再一个端午节的早上,站在澧河水边,感受他纵身投江的坚定决绝。才发觉熙熙攘攘的世俗,伛偻提携、往来不绝的闹市繁华,正是屈原毕平生之力心之所向。在健康中延续健康,让弊病疾痛随波而逝,是百姓的福气。端午安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国对家对亲朋好友最朴素的问候和祝福。

奶奶已经去世,夏天的夜晚有空调有驱蚊灯,却再也没有她在我身边为我一下一下地扇动艾草驱蚊,曾经认定艾草是世界上最难闻没有之一的植物,如今看到物业放在门口的几株艾草便倍感亲切。又一个端午节,去小学参加活动,身着汉服的孩子走上前献上香包,绸缎面儿,鼓鼓囊囊又做工精美,挂在车里驱蚊又装饰,赏心悦目。听孩子们吟诵《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尽显南国文化的细腻柔婉、直抒胸臆;演绎《楚辞》里走出的意气风发、风流倜傥、忧郁伤感、且行且吟的翩翩佳公子,他驾车乘龙,在月神、风神的护卫下遨游长空。屈原跨越几千年时空,于端午节走来,昭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把满腔爱国情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沙澧河畔,看龙舟竞发,我对这个传统节日也有了崭新的感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