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昨晚所思
最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观点:
1.相由心生真没错。
有些人,一看面相,就能大致猜出自己喜不喜欢了。这个社会,倒不缺投机取巧,八面玲珑,假意惺惺,逢场作戏之流。虽然她们也在社会中认真工作,奉献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也没做什么过于违法和出格的事情,甚至她们的性格变成这个样子是与她们的职业习惯有关。
但我还是觉得她们缺乏情绪价值,她们没法让你觉得你能免费得到关爱,即一切友善背后皆得付费。
练习瑜伽的人很多,我们称之为瑜者,或者伽人。而我始终相信,瑜伽的本质绝不是自我优越的资本,也不是安慰自我的载体。而是自律,和谐,平等,尊重和友爱。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没错。
最近在读的《自卑与超越》有关梦的一章,解答了我心中关于梦的疑惑。
梦,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强调。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相信,心灵控制肉体,梦并非与现实相斥,而是缺乏约束的更广阔的现实。
如做噩梦,不要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了之,也不要自欺欺人排斥抵触不当回事。
从人生态度的体现上,个人愿意创造出恐惧的情景,亦是想逃避什么的借口。请考虑自己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鼓励自己直面困难,减少情绪内耗。
从对生活方式的强调上,你可能借梦中的冲突表达一些自我坚定的立场。但一定要注意,这种立场的存在有无意义。
如果这种态度不能为自己、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只是你自导自演的获取优越感的方式,那还是早日走出这种桎梏为好。
接纳梦境,方理解梦境;不畏梦境,才不信梦境。敬畏常识,责任奉献,努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才培养出自洽愉悦的生活方式来。
3.请控制约束好你的共情能力。
一切事情,就让他们发生好了。
高敏感型人格,善良博爱,易于共情,往往是INFP或者ISFJ型角色。
这种变色龙型社交方式往往赢得很多人的喜欢。但他们也有难言的苦衷,那就是什么都想代入,什么都想帮它变好。
很多事,不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没什么意义的褶皱,就不要试图捋平了。就当是自然中正常存在的事物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