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弹的好不好,从哪几个方向看呢
昨天有位知乎的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很有建设性也很有意义,看到这个的时候,我正好在上课,学生是一个初三的孩子,我就问他,你啥时候能问出这么有水平的问题呢~
其实问题很简单,我的理解就是如何表达出作曲家的意图,或者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境遇,以达到还原的效果。
随后呢,我让这位朋友加了我的微信,因为我觉得讨论这个一定得拿一首具体的曲子来分析,空谈的话,话题太大也很难说到点上。
加上微信之后,我们讨论了一首非常熟悉的曲子,贝多芬的悲怆。
我也跟他讲了很多关于我自己的理解,咱们想弄懂一首曲子,就需要先了解作曲家,贝多芬。
其实我们不用太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因为为了贴近悲怆这个词,我们只需要寻找一下贝多芬一生中的悲,就可以相对了解一下了。
我再多年前练习第一乐章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假如我是音乐家,耳朵聋了,我是否会放弃人生,很难说,因为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咱们开始尝试一个乐章一个乐章的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百度对第一乐章的解释
用我个人的话来说,贝多芬的《悲怆》第一乐章不仅具备悲,更有愤,贝多芬的个人曲风是很硬朗的。
就前面的引子来说,大小调形成的是阴晴不定的情绪,就像得知自己耳聋后的状态,时而疯癫,时而崩溃,时而疯笑,时而暴躁。或许我以我个人贴了贝多芬的标签,不过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那种悲愤却无奈,不甘心自己的天赋,却又只能接受现实的心情。
引子随着一连串的下行半音阶结束,开启了贝多芬的愤怒,就好像情绪崩溃后的发泄,咋了很多的家具,然后没有力气了,坐在那里发呆。
第二天,睡醒了以后想起自己已经失聪,痛苦然后抱怨上苍的不公。
随之而来的部分,是左手固定伴奏型,右手则是在左手上来回弹奏,这里就好像贝多芬内心的斗争与纠结,想放弃音乐,却有另一个声音喊到,我是音乐家,我不能放弃音乐。想去自杀,另一个声音喊到,我不能这样结束我的一生等等,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后面的部分,就好像挣扎了一番的无力感,慢慢发现纵使自己再这样下去,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委屈且不甘的接受命运。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如果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接受是一回事,释怀又是另一回事。纵使接受了这多舛的命运,不代表就是欣然接受。
后面的主题再现,可以说是某件事或者什么因素,导致心中的不平再一次死灰复燃,以前的情绪再次重现。
第一乐章在我心中是愤怒的,咆哮的。写这首曲子的时候,贝多芬30岁左右,我不相信30多岁的人,在得知失去最宝贵的东西之后可以笑着面对,纵使是贝多芬,也是人之常情。
曲子中透露了愤怒,不甘,与替自己遭遇感到难过等情绪。如果我们在演奏这首音乐的时候,可以适当想象一下,是不是就能感受到曲子中的情绪了呢?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最有名的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很有名,也有很大争议,有些人觉得是甜蜜美好的,有些人觉得是绝望里透着希望,这些我觉得都可以,毕竟音乐是主观很强的,无论境界高低,喜欢,有自己的理解,就是美好。
我个人感觉悲怆第二乐章更像回忆过往,音乐家的荣耀,初恋情人等,第二乐章刚开始的时候异常的恬静美好,安静的都不像悲怆了,中部旋律出现转变,就好像逐渐释怀,接受了命运对贝多芬的安排,无论好与坏,都是上苍给予的,慢慢的心胸开阔,尝试接受命运的安排,里面也有纠缠。
这里就好像人得知自己耳聋,从最开始的咆哮愤怒,转变为委屈,不甘,然后劝说自己应该笑对人生,然后开始大笑,笑着笑着眼泪流了出来,心里想,我都如此了,怎么接受。
最后主题再现,改编了伴奏型,我的理解就像贝多芬又找到了希望,无论怎样,积极面对,最开始的伤感一扫而空,随之而来的是纵使耳朵失聪,但是心却没有失聪,纵使前途一片黑暗,内心仍充满光明!
大调的悲伤是最难演绎的,小调的情绪是很好掌握的。就好像痛苦流涕和欲哭无泪的感觉,欲哭无泪是很难掌握的。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我个人理解就像接受命运后的笑看命运,类似自嘲的情绪,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后,开始嘲弄戏耍命运的感觉。
第三个乐章不同于第一乐章的小调,第三乐章在我心中是很生动的,就好像被安排了命运以后,开始反击,质问命运,又能如何?让我失聪也不能打败我的洒脱。
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弹琴好不好从哪几个方向来看,其实就是从对音乐的理解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强调过太多的技巧技术,而失去了音乐。
但是讲音乐,又怕消费者认为我们是故意拖课时,所以我也经常用日常分享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课堂可以只解决技术性问题,但是音乐不能缺少聆听和感受这个环节。
这才是最尴尬的。
技术能体现的仅仅是学习刻苦,但是没有情趣。
弹琴好不好,最简单直观的,就是演奏者是否感染了自己,弹完一首曲子面无表情,那肯定是为了弹而弹,没有乐只有音。
再者是感染你,能否把你带入到一种情境中,比如我听肖邦的《英雄》中间部分,可以想象到骑兵团列队冲锋的场景,从高处直冲而下。
最后阶段就是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比如这里是弱,怎么弱就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了,比如连奏,不同曲子的连奏也是不同的,莫扎特的连奏是颗粒性比较强的,而肖邦的连奏则是旋律性很强的。
我想写这个想了很久,最开始有位家长,问我,你们弹琴练琴,练好了之后练什么?
其实她的问题是,速度快了之后练什么?
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我在练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