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围城,活在世俗与偏见下才是 --《围城》读后感

2020-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tim_ryan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我想大部分人都听过这句出自《围城》的名言。这个比喻,简单明了,轻易地囊括了几乎所有成年人。凡是对生活还抱有期望,或者说是抱有欲望的成年人,都会把自己分为其中的一类,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面对婚姻,总有那么一些能引发共鸣的故事。

        书中对爱情和婚姻的描写近乎写实,基本没有带戏剧色彩,反而让这平淡故事里所表述的深意更容易令人沉思。民国时期的爱情是那么的含蓄,常用的书信和偶尔的电话,还有礼节性的登门拜访,但婚姻却是十分高调,除去亲朋好友的动员和杂七杂八的物质准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还要登报昭告天下。这种极度的反差,筑起了这座围城高耸且坚固的外墙,入城不易,出城更难。

        方鸿渐的感情经历丰富且坎坷,有人爱,也爱过别人。作为那个年代的留学生,见过世面,读过不少书,尤其他还是主修哲学,最终也还是没逃过世俗和偏见的无形之手。

        所谓门当户对,只不过是权衡利弊的家族政治。鸿渐和死于非命的未婚妻淑英,一生从未谋面,更别说有任何感情,彻头彻尾是方周两家的政治工具,目的再明显不过,无非是都想扩充家族门面,就好像孩子们出生的那一刻就被父母作为了振兴家族的工具。读书虽然可行,但还是不如婚姻那般“方便快捷”,婚姻带来的是即刻享受,触手可及的资源便利,早已超过了夫妻二人的所谓幸福。淑英的不幸和鸿渐的解脱,带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讽刺,在两个家族之间暗中作祟,凭空维系的利益关系,早晚会被现实摔的粉碎。

        鸿渐留洋归来,接受过西方自由民主教育,也并非在世俗面前毫无反抗之人,只是力不从心。

        主人公鸿渐的魅力着实不小,他喜欢的人喜欢他,他不喜欢的人也喜欢他,但造化弄人的是,这两位是非常要好的闺蜜,这种三角关系,任何一边变长,就会有另外一边变短,除非有一边被扯断,否则三角永远没有结果。苏文纨和唐晓芙对鸿渐的感情,先后有别,主次有别,但鸿渐选择了无视偏见。在苏文纨这样一个出身豪门的大家闺秀面前,唐晓芙像是一个被文纨带着走的小女孩,虽有和鸿渐相爱的勇气,但也抵不住文纨所描述给她的关于鸿渐的过去,狠狠放弃,算是她敢爱敢恨的证据。鸿渐去内地教书后,就再也没有了对唐晓芙的故事,也许是作者可怜这样的一个女孩,不愿再让世俗去打扰。至于苏文纨,后来嫁给了一位差不多门当户对的所谓诗人,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段婚姻里没有爱情,一点都没有,但毫不影响文纨作一名阔太太心愿。多年之后她和鸿渐的再会,明显能看出那早已褪去的学生气,取而代之的社会名流般的傲气,婚姻带给她的成长跟变化一眼便知。

        孙柔嘉和方鸿渐相识于一同去内地教书的路上,他俩的婚姻算是普世婚姻的一个缩影,在对世俗的步步妥协中被压垮。两人是日久生情,毕竟在内地教书的日子里,大家都没有可供选择的对象,在时间的催促下,草草完婚,这其中更多的是柔嘉的谦让和包容。民国时期的女人们确实地位较弱,这也让类似鸿渐这样能力一般,还总靠亲朋好友帮助做事的男人,在老婆面前也敢时不时耍出一副大男子主义的威风。婚后,两个家庭的世故和原本生活的琐碎,迅速朝这对夫妻压来,很快就到了无法退让和妥协的地步,让原本感情基础就不够深厚的两人争吵不断,女人倒不出的委屈和男人死要面子的固执,变着法子以各种形式在生活中上演,最终落一个不欢而散。

        杨绛在书的附录里说到,《围城》里的角色和故事大部分都可以在钱钟书的朋友中找到原型,有些朋友看完会心一笑,有些朋友拒不承认。来源于生活的故事,朴素真实,容易引起思考和共鸣,尤其是悲剧。

        婚姻不该是人生的必需品,它应该是爱情顺理成章的结果,而爱情的纯洁不该被任何世俗和偏见所绑架,夹杂了太多目的的婚姻就是一场交易,大部分交易双方的合作意愿不会太久。有很多人在忧虑当今的日益降低的结婚率,我觉得这其实是年轻一代人对婚姻有了更好的认知,不见得是坏事。需要搭伙过日子才能生存的年代早已过去,每个独立的个体靠自己努力就可以活得足够精彩,婚姻是锦上添花,宁缺毋滥,它从来都不是围城,活在世俗和偏见下才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