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小白成长记app产品经理

电商类App的首页信息架构逻辑和模块策略

2016-09-29  本文已影响1974人  c7bce984506f

任何一个App,首页的信息架构都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用户是否会持续使用你的产品。

目前国内电商类App,只要是体量较大的,首页的信息架构毫无例外都比较繁杂,让你在浏览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比较「乱」的感觉。

原因也好理解,体量较大的电商App每天都有巨大的流量,这些流量进来之后不管他是想去使用产品的哪一个功能,首先都得经过首页,在这种场景下,如果能够合理的将这些流量吸引住,导向更多的商品入口,就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个逻辑跟线下门店是一样的,在很多人群密度和流动大的区域,人们只是路过某个街口,大部分人不是特意来到你的门店消费,但是如果你的门店足够吸引人,也符合他们当下的某个需求,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消费客户。

所以当首页的流量足够大的时候,内容如果太少,就没办法充分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兴趣点。这里要说清楚的一点是,首页「多信息展示」和「乱」是两个概念,如果让用户感觉到太「乱」,那肯定不是我们设计产品的目的。

第一感觉是有点「乱」,接着我们再细看这些产品的首页信息架构,不管是哪一类经营模式,C2C(淘宝、闲鱼)、B2C(京东、蘑菇街、蜜芽)、B2B(阿里巴巴)、O2O(美团、爱鲜蜂、河狸家),基本都长得差不多,都是以「搜索栏—banner—重要功能入口—重点主题模块—分类主题模块—商品推荐」这样的布局和方案为主导(社会化电商稍微有点不同),只是设计风格和内容属性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是这个行业缺乏创新,还是这已经是多年沉淀下来的最好的设计方案了?

一、整体上我们先来看目前6种比较典型的电商类App的首页信息架构方案,然后再逐一看看这些架构信息的目的和策略(截图时间16年9月27日)。

1、手机淘宝App

2、蜜芽App

3、小米商城App

4、美团App

5、蘑菇街App

蘑菇街的首页比较特殊,是在底部Tab bar的中间位置,而非我们常见的第一个位置(首页指的是用户打开App后第一个进入的页面)。

6、闲鱼App

二、细节上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常见的信息架构的设计目的和策略。

1、搜索栏

【目的】搜索栏最方便用户精准查找商品或服务,这是为有明确购买目的的用户准备的,也是App内最大的入口。

【策略】

1)提示语: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不知道「需要使用搜索」和「该怎么搜索」,搜索框里有提示语可引导用户进行搜索。提示语文案常见有4种思路:a、用户最近浏览的商品,比如 「T恤」;b、与热点结合,比如「iPhone7」;c、应季商品,比如「秋季新款毛线衫」。d、活动宣传,比如「双11全场5折」。这4种思路的逻辑是显示用户「最近关注的」、「可能会关注的」和「我们希望用户关注的」。

另外提示语可以更轻松俏皮一点,比如「回头率超高的T恤」「很牛叉的手机壳」,让用户看到后能被吸引住,同时,搜索框上的提示语居中在视觉上会比较醒目,能够进一步引导用户使用搜索功能。

2)搜索记录:

用户可能需要多次浏览某商品或使用同一服务,显示「历史搜索」能够方便用户记忆并再次搜索,也可以更好地利用页面空间。除了「历史搜索」之外,还可以显示「热门搜索」,有利于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3)搜索结果页:

用户对某个关键词进行搜索之后,如何给到最贴近用户需求的搜索结果,直接关系到能否转化用户购买,这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方可做到更精准有效),同时搜索结果页要给用户足够多的筛选条件。

2、banner

【目的】滚动banner一般用来展示最新的活动/商品/公告信息,给重要的信息增加入口,引导用户查看关注。

【策略】一般情况下,这一块区域的信息对用户来说并不重要,以至于用户使用产品一段时间之后,在浏览视觉焦点上就会自动忽略掉它,特别是在滚动的情况下,后面的几个banner图,就更难展示在用户面前了,在这种场景下,banner区域能有效优化的点比较少。但是用户每次打开App,首先看到就是banner,从位置上看,这个区域又是很重要的,那么在设计策略上有以下几个技巧。

1)在运营上,同时间不要设置太多个banner图,2-4个即可,因为用户在首页第一屏停留的时间很短。

2)要保证banner信息对用户的有用性,最好每次都与大部分用户有关系,哪怕一点点也好(特别是第一个),避免长期的无效信息导致用户不再关注banner区。

3)banner图的设计感很重要,尽量少文字,确保清晰明了,也能够吸引用户。

3、重要功能入口

【目的】每一个电商类App都有一些用户比较常用的功能服务,在首页第一屏以图标的方式以此排列各个功能入口,可以让用户每次打开App后都能够马上进入,并形成使用习惯。另外这个区域在首页是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也可以引导用户使用一些比较重要的功能。

【策略】

1)功能入口少比多好(太多反而凸显不出功能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使用频率越高,越重要的功能入口优先排列再更前面。

2)图标设计和功能名称要简单明了,让用户看一眼就懂,而不是还要猜一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功能,甚至是需要点进去二级页面才知道(我见过很多电商App在这个位置可能是为了凸显跟别人不一样,用了很多奇怪的功能名称,你不点击进去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那么看不懂的用户也就没法与他大脑中的需求联系起来)。

4、重点主题模块

【目的】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活跃并促进用户购买下单。

【策略】这是首页最重要的一个运营区域,由多个主题构成,一般是4-6个,每日都会更新,意在让用户知道每天(甚至是实时)都有新东西,养成用户的浏览习惯,形成产品粘性。

1)一般会分为几个主题,常见有5种思路:a、折扣主题,比如抢购、特卖、团购、抽奖等;b、应季主题,比如节假日商品、季节性商品等;c、热点主题,比如近期的热销商品、品类促销活动、流行动态等;d、推荐主题,比如根据用户最近浏览的商品做推荐;e、重点模块,比如直播、买家秀等。

这5种思路的逻辑要么是用价格驱动用户,要么是符合大部分用户当下的需求(应季主题、热点主题、推荐主题),要么是给产品上比较重要的功能增加一个入口(直播主题)。

2)设计上一般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小图要简单明了,标题分为大标题和小标题,大标题是这个主题的名称,名称让用户能一眼就懂即可,小标题是一句引导的文案,旨在激发用户的点击欲望,比如「1元起」「一定会被朋友夸」等。

3)多个主题的排版结构要清晰,确定后持续运营,不要变动太快。根据用户数据做调整,比如设置一个合格的数据点,如果某个主题运营一段时间之后的每日用户数据能够超过这个数据点,说明用户很喜欢这个主题,那么一般情况下这个主题就做变动更换了。

4)谨慎确定的新运营主题多优化一段时间,确定无效后再更换,不要过于匆忙更替,你也不知道是你运营得不过好还是用户真的没需求。

5、分类主题模块

【目的】分类主题的目的与重点主题一样,同样是要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活跃并促进用户购买下单,另外也是在首页给分类商品增加一个入口。

【策略】分类主题模块由多个分类主题构成,一个分类主题会按照某个分类方法对同类型的商品进行组合推荐,这个组合由几个小主题或者是几个对用户有吸引力的商品构成。

策略上与重点主题模块的逻辑类似,要么是用价格驱动用户,要么是符合大部分用户的当下需求,并做好引导性文案设置。

6、重点商品模块

【目的】用更好的位置展示目前最主推的商品,给主要商品最多的展示机会。

【策略】这一个模块常见于自有品牌型的电商App,比如小米商城、造作、ENJOY等。适合SKU比较少的电商产品,可以把一些主打商品放在这个模块里展示,如果是SKU很多的App,一般不会在首页有这个模块。

商品展示的卖点突出即可。

7、商品推荐

【目的】根据用户喜好进行实时推荐,协助用户更快找到有意购买的商品,这是最符合用户当下需求的。

【策略】一般是结合用户以前浏览过的内容和购买记录,商品推荐需要依靠大量探索和庞大的数据支撑而逐步优化完善。如果是社会化电商,比如蘑菇街,或者是C2C属性较重的电商产品,比如闲鱼,一般会以用户feed流的形式来展示商品,同样也是需要依靠数据分析来做推荐。

总结:

目前市场上的电商类APP,首页的信息架构大概会由以上7个部分组成,这些信息按照某种逻辑依次排列下来便是产品首页的楼层结构。整体上需要注意的是:

1、浏览的清晰度。

这一点上京东App的首页就要比淘宝清晰不少,当然因为淘宝的用户场景比京东要复杂很多,也不能简单说谁的产品方案更好,单从浏览体验上讲,清晰要比复杂更舒服。

2、楼层的合理性。

每一个交易类App都有自己独特用户场景,虽然首页的功能模块都差不多,但具体在组合结构上就很不一样了。深入了解每种排列、功能块作用的好坏,以及搭配方式,做到正确搭配。

3、内容的阶段性。

按照产品定位、运营阶段、用户需求填充相应的内容,让目标用户对首页的信息感兴趣并形成浏览习惯,是首页在运营上最需要下大力气的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