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个事:盲打
最近在阅读赤羽雄二先生的《零秒工作:速度解决一切的麦肯锡工作术》一书时,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书中谈及最大限度提升工作速度和效率的技巧的时候,竟然特意提到了“盲打”这个所谓“技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435/c9461cd24707c03b.jpg)
所谓“盲打”,顾名思义,就是在打字的时候不看键盘,打字者的视线不用来回于文稿与键盘之间。已经习惯盲打多年的我,在看到《零秒工作》中将“盲打”专门作为一门“技巧”提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点诧异的,因为在我看来,对于上班族来说,尤其是案前工作的人来说,盲打不是最起码的入门级的技能要求吗?
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咨询了10个从事案前工作的朋友,没想到调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我调查的10个案前工作的朋友中,只有4个人表示自己可以熟练地盲打进行工作,而其他6人则都还需要在打字的过程中不停地看键盘,甚至打字都不是用双手,而是用两个指头去戳!
倍感意外的我,又在一个职场论坛里发帖,收集了47个从事文职工作的朋友的信息,结果表示:只有18个人可以熟练地盲打。此外,我还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他们的打字速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435/9c77006fa721d6a7.jpg)
在这47人中,打字速度在31-50字/分钟的有16人,51-80字/分钟的有14人,81-100字/分钟的有11人,101-140字/分钟的只有6人。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习惯盲打的18个人很可能集中在速度最快的两部分人群中。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国家的打字速度标准中,31-50字/分钟只是办公需求入门级的水平,即使是101-140字/分钟的速度,也才达到初级水准而已。
当然我的这个调查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粗糙了,毕竟只是我一时好奇而为之,但这样的结果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平常工作中效率底下的原因,很可能问题就出在最简单也最基本的环节上。如果每个人都能熟练地盲打的话,我想大家的工作效率绝对是可以提升一大截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1435/3d6229dab5ecaa58.jpg)
事实上打字慢这样一个看似小小的弊端,在工作中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制作文件和资料的速度,它还会影响我们在工作中的专注度,毕竟看一眼键盘再看一眼屏幕的工作方式,很容易让人感觉烦躁和疲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工作进度大大滞后,而这样的打字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误打的可能性,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修改和重做的工作量。长此以往,虽然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打字上的毛病,却很可能形成工作中的恶行循环,使你的工作彻底陷入到难以挣扎的泥淖当中。
赤羽雄二在《零秒工作》中就提到过提升工作速度的8个原则,其中一项就是“掌握工作的要领”,同时也要求我们“尽量避免返工”,能够在高效的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在工作中遵循这三个原则,那么以上因为打字慢而引发的弊病我们就都可以完美避开了。当然,书中其他诸如“工作不要过于细致”、“凡事提前”、“首先形成整体印象”等原则,也都是我们在工作中提升速度的关键所在。
比起提升工作速度的8个原则,我个人其实对《零秒工作》中列举的几十个最大限度提升工作速度和效率的技巧更感受用,前面提到的“盲打”就是其中之一。赤羽雄二在书中列举的这些小技巧,既具有强大的实用性,更加可贵的是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比如作者建议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应当半信半疑,有必要时应当查证。这并不是在给我们增添不必要的工作量,而是一种更加客观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当你习惯了这种阅览信息的思维的时候,你会发现同一条信息,你阅读后获得信息的会是一般人的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