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不仅是心病,还是身病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给大家谈谈心身疾病这个话题。我们会因为生病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沮丧、悲观、焦虑、抑郁等;反过来,心理疾病同样也会引起身体上的疾病。很多人都会认为,有了心理疾病,多开导开导,多玩玩,等想通了、看开了,所有的身体不适自然就好了。大多数人都会这么看待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但是,这个观点是错的。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从概念来看,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与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有明确的病理基础、器官出现了形态学改变或组织改变的躯体疾病。(参见姚树桥、杨艳杰主编:《医学心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18页)
从发病机制来看,心身疾病的发表机制主要包括心理学机制、生物学机制以及综合作用机制等。心理学机制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行为学理论、心理认知理论。生物学机制包括神经生物学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神经免疫学机制以及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机制。(参见姚树桥、杨艳杰主编:《医学心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20-121页)
近年来,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此外,计算机图形处理与神经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研究情绪和疾病的通路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当代心身医学体现了人们在健康或疾病研究中对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认识,也是医学心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性格类型与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应激→心理改变→躯体疾病,三者缺一不可。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伞兵训练季结束后,患胃溃疡的伞兵的数量比平时多出4倍。这一研究说明紧张、压力和焦虑对胃溃疡的发作有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压力越大的部门的员工,越容易患心身疾病。
问题是,大家处于相同的处境,面临相同的恐惧,肯定都会有心理变化,为什么有的人因心理变化得了病,有的人就没事呢?这是因为,在刺激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心理变化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人的性格差异导致患心身疾病的风险不同。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迈耶·弗里德曼和雷·H.罗森曼提出,人类的性格有A型性格和B型性格之分,不同性格类型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A型性格表现为: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苛求自己,渴望出人头地;以事业成败作为人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看不惯别人做事慢,恨不得自己亲自动手;好斗,对人有敌意,看谁都是敌人。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
B型性格的人和A型性格的人截然相反,表现为:谦逊谨慎,不自以为是;做事有条理,足够自信,但不夸耀自己;不轻易反对和敌视他人;心态平和,不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善于主动调整心态,不偏执,不自虐。临床医学研究证明,和A型性格的人相比,B型性格的人更长寿,患心脏病的概率更低。
还有一类人表现为:内向,喜欢谁不喜欢谁,自己心里知道但不说;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遇到不公时,怒而不发;爱生闷气。研究癌症和性格关系的科学家称这类型格为C型性格。这类人容易患肿瘤疾病,所以也被称为“肿瘤性格”。
因此,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容易患的病也不同。
三、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心身同治
人体的每个器官几乎都有可能与心身疾病产生关系。比如,心身疾病反映在皮肤上,可能是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斑秃、瘙痒症、湿疹等;反映在循环系统上,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反映在呼吸系统上,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等;反映在泌尿生殖系统上,可能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女性痛经、性交疼痛和性冷淡等。如果心身疾病影响了免疫系统,就会出现自身免疫病,比如甲亢、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低下时甚至还会引发癌症。消化系统是最容易受心理变化影响的系统之一,比如有些人一紧张就吃不下饭,或者一遇到大事就肚子疼。再比如,由压力导致的胃溃疡、神经性厌食,都是心身疾病在消化系统上的反映。
关于心身疾病发病率的统计显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简言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越大,患心身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想要治疗心身疾病,基本原则就是心身同治。要治疗有心身疾病的人,有时候需要服用药物,有时候只需要心理疏导,有时候则需要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巧妙地用一些手段打开心结。另外,如果病人确实有身体的器质性病变,那么医生还要同时治疗其身体上的病。只有这样,心身同治的效果才会好。
中国社会有些人因为心病产生了身体不适,却忌讳去看精神科、心理科,见了医生也只描述躯体问题,不愿意提心理上的问题。这就导致医生无法看到发病的真实原因,治疗时只关注了躯体疾病,治疗效果自然不好。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问题。
四、调整心理、应对压力的建议
第一,对抑郁、压力等精神问题来说,锻炼永远比不锻炼好,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锻炼方式。
第二,挥拍类的球类运动(如打羽毛球)和有氧体操是最能使身心受益的运动;游泳对身体有很大好处,但降低精神负担和解决精神问题的功用相对较弱,骑单车则相反。
第三,对普通人精神健康最有利的是团队锻炼、骑单车和有氧体操。
第四,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少于45分钟,效果减弱;大于60分钟,没有更高收益,还会产生负效应。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真正的威胁不是压力,而是你处理压力的方式。
参考资料:
薄世宁:《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姚树桥、杨艳杰主编:《医学心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