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群臣——《资治通鉴》随笔(6)
赵襄子死后,赵氏的传承出现了很严重的混乱。赵襄子的弟弟赵桓子驱逐了赵襄子的儿子赵浣,而一年后赵桓子死了,赵人又迎回了赵浣。这一次内乱导致的影响就是魏国坐大。但魏国坐大更重要的原因是魏文侯这个人的用人政策。魏文侯通过尊重一批有名望的人物如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而取得良好的名声,因而引来了四方的贤士。但是真正为魏国引进人才的是魏成和翟璜二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都是魏成引进的,而翟璜则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李克、屈侯鮒等人。要论从后世的影响来看,吴起、西门豹等人其实要比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来得有影响力。但是在当时,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是要远比吴起等人有影响力的。
魏文侯因此不能决定到底是以魏成为相还是以翟璜为相,所以问计于李克。李克作为一个地方上的官员实际上是忌讳谈论中央事务的。于是他没有正面回答魏文侯的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识人的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就是李克提出来的识人方法。实际上在魏文侯选相这件事情上只用到了“达视其所举”,魏成所推举的,都是作为魏文侯的老师而存在的;而翟璜推举的,都是魏文侯的臣子。李克此人,本为翟璜举荐,但是并没有因此为翟璜说好话。翟璜最终也对此表示了谅解。
《资治通鉴》里面的李克到底是谁我搞不清楚,段干木叫李克,李悝也叫李克。叫李悝的李克是一个法家门徒,魏国之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期内国力强盛,其实主要原因不是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而是因为最早实行了变法。李克和吴起一前一后,使得魏国国力迅速提升,成为晋三国(注意断句,不许联想到小日本)里面最强大的国家。吴起这个人投奔魏国的时候,名声相当不好,李克说吴起这个人名声虽然不高,但是用兵是很有一套的。李克的政治思想留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其著述《法经》也早已散佚,因而作为一个法家代表人物,他的事迹远不如商鞅、韩非、李斯等人出名。但是他的识人方法确实光耀古今,与《论语》里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反映了当时人们识人、论人的基本思想。到了后世竟然将识人、论人发展成相面的神秘学,实在是今不如古了。而今人吹捧曾国藩,误以《冰鉴》为观人法门,实在不知所谓。
魏国在此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主要在两个战场上,一个是中山国,一个是西河。中山国是由乐羊打下来的,并且交由李克治理。而西河的军事主官就是吴起。西门豹则作为邺的行政主官而出名。乐羊的故事很残酷,在打中山的时候,敌人将他的儿子捉住,而乐羊不为所动。后来敌人杀了乐羊的儿子做成肉羹给乐羊,结果乐羊就是很镇定的吃掉了用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战后,魏文侯认为乐羊此人泯灭人性,居心叵测,因此对他很是猜忌。这种猜忌对错不去评价,不过乐羊这个人让人想起了刘邦,刘邦是幸运的,毕竟项羽没有杀了他爹刘老头,所以最终刘邦受到的道德谴责并不是很多。比较奇怪的是乐羊受到魏文侯的猜忌以后竟然有史家为其不平,实在令人费解。齐桓公时期易牙杀子以媚上,大家普遍认为易牙是佞臣,何以到了乐羊这里就不是佞臣了呢?即使乐羊此人于魏国有功,然而此等泯灭亲情、泯灭人性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为他辩白。幸好著名的古文《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不是这个乐羊,不然乐羊子的妻子恐怕是要“悔教夫婿觅封侯”了。乐羊的后裔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乐毅。
西门豹的故事则要大快人心。当时邺县的民风比较原始,因为水利设施不足经常闹水灾,于是巫婆神棍就勾结地方豪绅、官吏假借给河伯娶亲为名而搜刮民脂民膏。西门豹到任后直接采用雷霆手段,将这些神棍、豪绅全部投入河中。在任上,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得邺县成为魏国的一个重要领地。小学课本讲述西门豹的故事,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唯物主义思维。可以说,西门豹这个人已经因为其破除迷信的事迹赢得了远超其实际历史影响的名气了。
吴起的故事则比较长了,毕竟作为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拥有着极高的人气和极其辉煌的事迹,因此他的故事需要单独讲述。南宋诗人于石有诗云:吴起为鲁将,杀妻殊不仁。乐羊伐中山,食子太无情。
———————————————————————————————————————————
存稿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