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会让借条变危险,注意这几点!

2017-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d585e8a11863

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由于很多字都是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所以在书写的时候最为要严谨。有时候,你如果不是很严谨,最后有可能会出现金钱方面的损失。

正在上大学的小王看上了一个笔记本电脑,由于缺钱她选择向身边的“朋友”小李借钱,金额为8000块,并给出承诺两个月后还。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小王还清了小李的8000元欠款,双方写下一张“今还欠款8000元”的收条为据。

两个人在上面签字了,但没过多久,小王竟收到了一张法院传票。

问题就出现在那张凭据上!一张字面写了“今还欠款8000元”的凭据,因为“还”这个多音字,产生了歧义。

你可以理解为已经还款8000元,也可以理解为还需还款8000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小李将小王变成了被告,借款的去向不得而知。

那么在写借条、收条时都该注意哪些内容?

第一点:尽可能展现唯一信息

在借款时,尽可能全面展现借贷人信息。举个例子,标明借款人信息的唯一性。例如,写借贷双方姓名时标明个人身份证号;在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避免歧义,例如还(huan)和还(hai)的使用。

第二点:写清关键信息

在书写借条、收条时,应注意标明借款金额、借款日期、借款利率、借期等详细信息。

其中借款金额要大写,避免借款人在借款后进行修改。尽可能使用“今借到”代替“今借”,标明借款已经落实到位。写清借款的付款方式,计息形式。

第三点:留有有效证据

在书写借条、欠条时应注意留有证据,当 双方书写借、收条后应注意双方签字、盖章,这样能够直接有效地反映出借款是否已经收到,并反映对方已经收到钱。

第四点:写清联系方式

当书写借条时,一定要写清借款人的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一旦借款人拖欠不还,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