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打工族
我所供职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虽然地处旷野,与村庄相距甚远,但仍有附近村民偶尔骚扰,特别是学校的基础建设,包括房屋拆建、移花种树,大小活计,只要是能挣钱,自古以来非他们莫属,旁人插手不得!
在三十五到四十岁这段时间里,是我们学校外界环境较为平静的几年——学校换了校长,也是本地人,性格倔强,就俗话说“拗的很”,他天不怕地不怕,几次交锋,有力地挫败了附近村民对学校内部事务的干扰,那村的村民逐渐败下阵来,这才轮得上我们这些教师做了“课余劳工”。
一次夏季,暴雨过后,学校围墙塌了一截儿,校长召集我们五六个男教师:“用别人也是用,自己人也一样干,反正就补十几米围墙,也不要啥样儿,不如我们自己动手,不挣个酒钱么?”
说干就干,周五放学,我们开始准备,因为是第一次干体力活儿,大家都很兴奋和期待:回老家借垒墙的工具;翻出以往干农活儿的旧衣服,大家磨刀霍霍,准备得齐齐的,只等大周末上工。
周六一大早,我们就上工了,看着彼此身穿不合身的劳动衣,手握瓦刀大铲,大家不由得忍俊不禁。我们也有大小工之分:伙上王师傅垒墙出身,是个顶呱呱的瓦工;任老师在家里是个多面手,干这活儿也不在话下,剩下我们几个掏掏力干干粗活儿还是可以的。于是,搬砖、和泥、砌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手上干着活儿,嘴也没闲着,谈论些闲闻趣事,不定谁说个笑话,能让大家乐上半天……就这样,虽然汗湿衣襟却也没觉着累,正午下晌,擦把脸,往小饭馆一坐,二两小酒下肚,晕晕乎乎的,赶走了一身疲劳,惬意得很呐!……一天多两天下来,工程完工,活儿做得齐齐整整,不仅赚了酒饭,每人还略有剩余,校长满意,我们也高兴。
于是在雨季,我们就经常巡视校园四周,以防下大雨再次冲倒围墙,为提前做好工程决策和预算……
这样几次务工下来,临近群众坐不住了。
那一次也是砌墙,校长也参加了,一大早瓦刀、砖块儿叮当响,附近一个经常在学校干杂活儿的老汉磨磨蹭蹭过来了,校长热情地打破尴尬:“老刘,过来一起干吧!”本是一句客套话,不成想“巧让客遇到热粘皮儿”,老刘头动了心:“要不……我回去换换衣服?”多亏校长及时打哈哈:“我们这可是尽义务没钱的啊!”老刘头讪讪地去了。
这次“巧遇”让老刘头怀恨于我们,也许他认为是我们丢了他的饭碗吧!后来一次他偷偷地参了我们一本。虽无经考证属实,但我至少这样认为——
也是一个炎热的暑假,为迎接上级检查,校长责令我们三位男教师,清理操场齐膝深的杂草,当时,正值雨季,偌大的操场杂草特别旺盛,加上天气酷热,工具简陋,这可真是一件“巨大”的工程,为早日完工,我们天刚蒙蒙亮就上工,用镰刀割,铲子铲……忙到十点热得受不了了再收工。一次刚收工,突然看见无所事事的老刘头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我们窥视……
果然,完工后,校长迟迟不给我们补助,后来千推万拖,最终给了仨核桃俩枣,和我们的预期差甚远。不用他说我们也清楚,是不明就里、别有用心的老刘头背后使的坏……
我们所包的最大一次“工程”,也是最后一次做“校园劳工”——拆除一栋破旧的二层办公楼,校长和我们说好了:工价一分不给,但下房料全归我们。这次可不同于以往的修修补补,面对如此的庞然大物,我们动用了学校所有年轻力壮的八名男教师。但利用钢钎、大锤、撬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须动用大家伙不可。
我们先找到邻村的一辆挖土车,一问价格,高得惊人,大有讹诈的味道,也难怪,抢了人家村里的生意,正对你有意见哩!但用别人的工具车吧,又怕他们来闹事……
一个远路的老师说,可以联系他村一辆便宜的挖土车,明天早早来,活儿做完了赶紧走,神不知鬼不觉,他们知道也晚了……
第二天天没亮,我们已经严阵以待,如临大敌一般。“隆隆隆……”,夜色里铲车开来了,马上投入工作!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巨大的挖土车亮着的雪亮车灯穿透雨幕,车身灵活地转动,高高的工作臂左右挥动抓房顶、撞墙面……仅仅不到20分钟,一座二层小楼已成废墟的小山……司机开车走远了,我们才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要知道,买这种贵重工具车的同行们都有一条“潜规则”,他们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不许到别人的领地揽活儿,贷款几十万买辆挖土车挺不容易的,远地儿别人的领地进不去,近处再干不成,让人家喝西北风啊?这次他们没找我们麻烦,还真出乎意外!后来邻村那个车主小王在我们学校明确表示:你们老师自己干活儿,我们绝对不干涉,但也绝不允许外面人进来……!
真不知道该不该感谢他!
很快,下房的梁、檩等木料被归落到一处;砖块也被我们捡拾出来,铲掉水泥土块儿,整整齐齐地码成垛;砸钢筋是个费力活儿,我们就轮流抡大锤砸水泥柱子,那时废钢筋比较贵,顶到一块多一斤。不用招呼,附近做家具的木匠、收废品的生意人和“行户”(农村市场经纪人)都来了,能处理的很快一扫而空……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
我们正干活儿呢,那个村子的支书带人开着拖拉机来了,说,和校长谈好了,要拉500块砖修村里的水池;这边装好车子刚走,村里一个闲汉开着三轮车来了,转游了一圈,趁我们不注意,顺走了我们的一条钢钎和一把大锤……我们马上打电话联系“行户”,“行户”大怒,过一会儿送回来了钢钎,那把大锤却永远回不来了……第二天,我们正边干活儿边惋惜那五百块砖也许打了水漂呢,却见支书领着会计把砖钱送来了,还一再说,不知道是我们几个承包,真不好意思了……
时光匆匆,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十余年过去了,十年间,我们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学校各项事宜步入正轨,有资质的工程队开进校园,他们干得又快又好,很快一座座雄伟别致的楼房拔地而起。再也没有残墙旧屋让我们这些“土八路”劳神费力了。有时漫步校园,目之所及,出神地凝望某处,会忆起哪座楼房下,哪道围墙边,曾挥洒过我们的汗水,灵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回味那些虽苦却快乐的校园“打工”日子,还真有些留恋呢!
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