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小说和故事

什么是非虚构文学,你真的清楚了吗?

2023-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漫蔓读

      非虚构写作针对虚构写作而产生,但不是反文学的,而是试图拓展文学的边界——非虚构文学和虚构文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发现VS创造,非虚构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虚构创造生活中本没有的。近年来,非虚构也成为各大高校的考察重点。

      因此,本文通过对非虚构相关论著的梳理,从非虚构的发展、代表作品、概念、文学特征、创作要点及作品示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深入理解非虚构文学:


一、发展

1、源起:杜鲁门·卡波特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冷血》,以独特的写作视角、全新的文学手法书写一出真实的灭门血案的调查结果

2、盛行:20世纪60年代美国

(1)许多作家怀疑新闻报道真实性,尝试将多种虚构小说的技巧引入新闻文体写作

(2)叙事角度:第一人称,进入被报道者的内心,力图客观真实

3、国内:

2010 《人民文学》第2期开始“非虚构”栏目

2011《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开始刊登“非虚构”作品

二、代表作品

1、国内:

(1)梁鸿:“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

梁庄三部曲内容概述

(2)何伟(Peter·Hessler):《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

(3)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写文革,讲真话,是知识分子的天职)、《故国人民有所思》(知识分子命运)

(4)冯骥才:《无路可逃》、《激流中》

(5)贾平凹:《定西笔记》

2、国外

(1)清水洁《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2)阿列克西耶维奇:《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3)雪莉·艾利斯:《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非虚构创作指南)

三、非虚构概念

1、前提:基于“事实”展开的写作活动,兼顾文学性。它使用“非虚构”而非“真实”这个概念,是试图在文学与真实中找到平衡点。作为文学,它不完全以纪实为己任,但也不完全以文学性为追求。非虚构写作有其真实性的一翼,它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打动人。非虚构写作有其文学性的一翼,在写作中,它也采用文学创作的一些手法,但这些策略与方法最终也是为了真实的写作而服务的。

2、理论基础:在写作民主化、生活化及个人化的基础上,将写作权利交还给每一个人,极大解放写作的生产力、积极性

3、当代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

(1)叙事上,非虚构文学也直接征用虚构文学的故事性手法;

(2)在文体上,许多非虚构文学都具有文体“骑墙”(模糊了文学与历史、纪实之间界限的意义上,以某种“中间性”的创新模式打破传统文学叙事的存在样态,使历史或事实在被最大限度还原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景观)、文体越界特征

4、创意写作语境下的非虚构写作:

(1)根据个人经验:写知道的、有价值的东西

(2)发挥创造力:寻找叙述经验的角度,如纪实散文、自传体小说、家族史、回忆录等不同体裁不同角度

(3)技巧:借鉴虚构文学的技巧,如独白、对话、象征、典型化、细节描写、蒙太奇等

四、文学特征:拓展文学边界、为真实写作服务

1、故事先行:故事性可读性

2、叙述主体:以民间立场与个人身份表达内心某种冲动

3、叙述者:要求作者的“行动”与“在场”,强调“有我”

4、内容:表现作者对“真实”的忠诚,不回避个人的感受;承认写作的主观化视角,文本追求现场感,作品具有深度真实

5、征用文学技巧:在写作手法上综合运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新闻的各种手法,如独白、对话、戏剧性、典型化、细节描写、心理分析、联想、想象、蒙太奇、分类、伏笔等等

五、写作要点


1、设置戏剧性场景(借鉴舞台剧)


      这时大的那个先走到地方,找了一块空地小心翼翼地放下暖瓶,为防止没放稳,还用手晃了晃,挪了挪位置。然后去接小妹妹手里的餐布包。她一转身,脚后跟一踢……癖啪!哗啦啦……只见浅褐色的香喷喷、烫乎乎的奶茶在草地上溅开,银光闪闪的瓶胆碎片哗啦哗啦流了出来——刹那间什么也不剩下了!亏她刚才还小心了又小心!我们第一反应是太可乐了,便大笑起来。转念一想,有什么可笑的啊,又冷又饿又正下着雨,茶也没得喝了,多么糟糕的事情啊!于是纷纷垮下脸叹气不已。但是叹了一会儿气,又觉得实在是好笑,忍不住又笑了、但是,半个小时后,两个孩子的怀孕的母亲,又亲自拎着暖瓶送来奶茶。

                                                                                        ——李娟《羊道·夏牧场》

2、注重记录细节

    今晚,她把头发吹干、梳亮,又用一条薄薄的花色纱巾包起来,然后准备好明天早晨去教堂时穿的衣服:尼龙长袜,一双黑色的鞋子,一套红色天鹅绒礼服——这是她亲手缝制的最漂亮的一件衣服。下葬时,也是穿的这件。

                                                                                                            ——《冷血》

3、多元化视角:“通过其他人物的一些观点,即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观察来使读者了解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特征的”。符合生活的逻辑,不同人面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在深圳,很有百姓了解到自己是一个巨大实验的一部分。不过他们可以感觉到那份不确定性,他们也常把这座城市的发展归之于一个有势力的人的恩惠,而非自由市场经济下自然生产出来的东西。有一次造访深圳时,一位生意人告诉我,邓小平死后,设立他的招牌是一种向他致谢的方式。不过他说,这里面既有害怕,也有迷信的成分,就好像是传统中国的祖先崇拜,往生者对生者每天的生活仍有影响力。另一次,我跟一位来自湖南的计程车司机聊天。“这个地方从前是个不毛之地,是邓小平叫他们建设起来的,”他说,“在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人说什么事该做,它就做成了。这就是共产主义。”

                                                                                                ——何伟《甲骨文》

4、综合使用文学修辞和手法:这一点无论是虚构或者非虚构写作中都很重要

      总的来说,非虚构对于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都有着巨大的吸纳性,正如孙慧芬在《生死十日谈》所说:“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故事进行整合,对人物进行塑造,在建立一个现实世界时,我其实企图将读者带到另一个我的世界,我要表达的世界。”这也许也是非虚构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