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里,有没有错过这几项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花书生

一如往年,各个平台相继推送了用户的年度报告。

或许它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某些方面的情况,但相比较真实的用户个体来说,也并不能够将一年的收获和付出全部涵盖其中。

尽管如此,当看到那些累积的数字时,还是会让人有所触动。

一直以来,为工作写过很多总结,到了年终,就更不必说了。

从时间到事件,由成绩到教训,免不了,最后还要加上计划。结构清晰,用词斟酌,承前启后,实在熟练得很。

可是回到生活,回到自己,竟很少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客观上有形的事物,总是容易让人在意。

挣了花了的钱,买了丢了的东西,认了断了的人。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有了任何变化,总是能够引起自己的特别关注。

如果这些变化更加地剧烈一些,那经历者便有了理由,给自己的过去加以渲染。

得到了,便喜不自胜;失去了,便痛哭流涕。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那些外在的事物,迷了心智。

我们总是对得失异常敏感,对得失心却经常疏忽。

大人有时候也像小孩子,把原本没有的东西放到心里,就以为真的属于了自己。

殊不知,心的大小是有限的,学会了获取,也应该懂得放下。要知道,往往自我的更新,就发生在这一取一放之间。

只要心里有了闲余的空间,就能够容得下更多东西;只有看清了得失的真相,内心才不会失衡。

所以,自己的心态,同样值得留意和总结。

客观事物容易量化,事件则是另外一种事实。

工作多半有可以量化的指标,能够很明显的比较出个人,及相对他人之间的差距,可生活里我们却无从下手。

经常听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的感慨,其实是世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无奈而已,并没有统计学上严格的考究。

可见,生活中的事件,多有其客观性,但却少有人能洞察其事实真相。

每一个事件都有它自己的独特性,而我们总是粗枝大叶地忽略这种独特性的存在。

当看不清哪个事件,便习惯性地把事件的对象变成众矢之的,并美其名曰人心所向。

假如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被动接受,便是自欺欺人,从来没有用心的观察事实究竟是什么。

既不想以身犯险,又不懂旁推侧引,结果只能是漠然视之。

要明白,事件的客观性就表明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想要看透,必须学会自己去寻找。

只要我们还活在生活里,只要身边不断发生着事情,就需要我们去学会洞察。只有洞察了真相,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所以,生活的事实,更加值得洞察和总结。

客观事实可认识,人的主观反映却难以总结。

每个人都是在变化着的,每个人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变化之快难以估量,可能上一秒和下一秒就天差地别。

有人说,一个人的思想是他所接触的人的结合。

比如,小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完全是来自其家长的言谈举止。等到长大、上学、恋爱、工作,又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实,认知是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当自己的所见与他人观念不同时,便发现客观规律更加靠得住,思想自然也就更加的趋于正向发展。

而且,遇到的事情越多,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就越清晰。

久而久之,越是尊重客观事实,主观反映也就越发理性。

所以,主观的认知,特别值得提高和总结。

从1开始数数,一直到365,感觉要好久。

可要是不数,日子就一天天过得飞快,察觉不到任何停顿。

因此,只有适时的给自己一个总结,才能更好的认识过去,迎接未来。

希望,自己的心态、生活的事实、主观的认知,能够出现在你的年度总结里,并让你更加的了解自己,体认生活。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