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校小也能育英才——深澳小学2020暑期师德培训

2020-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走过枫林

        老师们,这几天我们在这里进行师德培训。天热路远地赶到学校,认真学习,专心聆听,这本身就是师德培训。尤其是第一天全体教师的校园卫生打扫,每个人脸上的汗珠就是师德的生动体现。

        师德从来不是停留在嘴巴上。她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并时时反映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大家能听得到,也能看得到。

        一、小微学校的“位卑”处境

        学校的“位卑”:随着玉华小学的成立,我县的小微学校仅存五所了,随着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也许不久的将来“深澳小学”会成为历史。我们的处境实在是比较“位卑”,低到尘埃里,低到“春风不度玉门关”。近三年,已经有20多位老师调出、挂职、外借,而且这个趋势依旧存在。我们的学生数也在逐年下降,这个趋势也依旧存在。

        质量的“位卑”: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有口碑的,这得益于深澳小学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徐忠良、吴冬、柯英、周春平、周莲、朱新平……我呆过大大小小城里农村六七所学校,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校的师资不仅在同类学校中,哪怕与县城比较,也是丝毫不逊色的。但是,2019学年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很理想,2020学年形势也堪忧,连续几年的质量堪忧会让原本就很脆弱的口碑轰然倒地,然后一地鸡毛,我们怎么办?我经常讲“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就是我辈的登临吗?

        二、“位卑”背景下的铿锵誓言

        我们改变不了学校“大小”的位卑,但可以改变“质量”的位卑,通过优异的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实现我们“不负乡亲不负卿”的乡村教育情怀。我们在座的很多教师是深澳本地人,更有服务父老乡亲的自觉担当。两年来,我们说的“人在深澳胸怀世界”的校训、“校小师不惰 心远地不偏”的师训、“不负乡亲不负卿”的愿景,还有今天“位卑未敢忘忧国,校小也能育英才”的师德主题,这些都指向我们的核心教育主张和理想,我们不仅要说,还要变成我们改变深澳、改变自己的铿锵誓言。我最怕的是你的发展和行为刚好与“学校的位卑”相吻合,不求关注、不求发展、不求进步。

        每个年级和学科,根据学校重点目标,制定出前20%、后30%、平均分提升相关目标,用数字说话,学期末作为重要依据进行教师考核。

        每个教师结对两名困难学生进行辅导,确保学业成绩达标。(跟家长做好沟通做好接送工作)

        三、改变“位卑”的三项行动

        我说的这三大行动,我们已经在做,有优点也有不足。做了一点,有些是为了报道,比如教师板书拍照上传;有些为了应付,比如假日导游我来当视频拍摄。我想表达的是,做了一点,只是为了好看,只有做深做透了,才会变为质量。而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不是开头,而是做深做透,做到极致。

        有人说我到深澳当校长是“大材小用”,一般人听着这话感觉像是表扬,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两年过去了,学校的面貌和质量有多少改观吗?所以现在想起这句话来,更多是惭愧,言外之意可以这样解读:连小用都没有发挥,我是不是一个材都难说。细思极恐,还是来说说具体的三大行动吧。

        1. 教学常规管理

        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把影响学生质量的每一个环节都管起来,过硬的质量是管理的结果。我们也在管,但是事后“誊抄式”的备课、“放养式”的上课、“已阅式”的批改、“掠影式”的辅导大量存在我们的身边,教导处和学科组的例行检查也只是象征性的“例行而已”,我们向全体老师、向个别老师提出过什么具体的建议了吗?昨天听到徐局说的“从控制性管理走向指导性管理”,我们一年来向老师提出多少指导性的意见呢?尤其是比较刺耳的指导性意见呢?

        如果管理者每一个都是“好人”,那么这个管理就有问题了。《论语》中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就是说要做一个认真教书的人会说你好,不认真教书的人会说你坏话的这样一个管理者。

        本学期,我们着重做好教师板书活动和教师巡课活动,把上课这个环节管理起来,让老师们既不要像原来那样上课太自由,也不要有了板书和巡课太不自由,保持相对的自由和适度的紧张,我觉得这是管理者的智慧和艺术。

        2. 课程和课堂改革

        2020学年,基于四个一的茶吧课堂继续推进,这方面我们做的还是可以的;《我是乡村小导游》课程实施也受到来自县内外的专家同行一致好评。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转化为我们的质量?

        常态的实施四个一的课堂教学:常态课上实施四个一;优质课比赛上也要实施四个一,体现深澳课堂特色;研究好小组讨论基本式和变式;除了值周教师巡课外,增加校长听课制度,每周两节,随机安排,确保茶吧课堂的常态实施。

        更多学生实施乡村导游课程:继续开设小导游精品社团,开展“假日导游我来当”假日学生实践活动,同时开发好适合小微学校的其他地域性强的课程资源。

        童眼看世界、阅读第一节课、祠堂里的新生入学仪式、村落里的低段绿色评价等活动,我们要持续的做,做出特色,让优秀的课程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3. 特色育人活动

        以德育促学生质量提升,暑期中杭州天杭小学邱校长介绍过,我们也是这么在实施的。周一晨会的“童眼看世界”、每天的“书香第七节课”、基于古村落的低段绿色评价等,以高质量的活动来养成高质量的学风班风,最终达成基于全面发展的育人质量。关于这个话题,我写过单独的一篇《学校教育教学的另外一个核心》,里面有一些表述:

        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育人活动,有些是德育活动,有些是仪式活动,有些是学科活动,有些是专项活动,这些活动都指向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学校精心组织活动,让每一个活动都给孩子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和体验,这是我们教育人的追求和担当。

        比如六年级毕业典礼,我初步设计了一下:

        主题:“没有伞的孩子要努力学会奔跑——深澳小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流程:1.贫困学子奋斗小视频 2.校长围绕主题致辞 3.写给未来的自己一段话 4.师生离别赠言

        通过视频、音乐、致辞、书信、赠言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农村孩子要靠自己奋斗才能赢得未来,通过这样的仪式达到德育的实效,那么,这个毕业典礼就有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发发成绩报告单或者嘻嘻哈哈地吃吃东西就过去了。

        限于学校经费、人力和资源等不足,我们的活动可以举行得简单一点粗糙一点,但是千万不要太随意。比如颁奖,模仿国家科技奖颁发现场,我们没有乐队,可以用录音;没有勋章可以用绶带;没有红地毯可以用红色塑胶跑道;没有记者的长枪短炮可以用家长和老师的手机拍摄,要营造出尊重先进向往优秀的氛围和价值观,可是事实上我们不会这么做,也懒得这么做,这是差钱的缘故吗?

        学校的活动一般都不需要什么大经费,资源和人力很多时候也不是问题,我们的思维和惰性限制了我们,我们的小微特质和农村特质限制了我们,就好像贫穷限制了有些人的想像力一样。

        老师们,正如我开始讲的那样,师德从来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新学年新学期,一切看我们教师行动,我们要有“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担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信,提升质量、舍我其谁的勇气,静心教书和潜心育人,给全体深澳父老乡亲交出2020满意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