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地“积水”病症亟待解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段时间国内高校开始“严把教学关”,逐渐扭转一些大学生“混日子”的情况。其实,大学教育一直备受争议,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况堪忧。作为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学子,迈入大学后本应该继续在这个更好的平台上努力汲取知识,但许多大学生都自嘲成为了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
前段时间,笔者做了一个街头采访,采访中小学生的表现却感觉比大学生要好。小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尽管囿于知识水平,无法很深入回答,但却能勇敢的表达出来并时有新奇的观点出现。而大学生大部分则显得冷漠,回答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层级与思辨能力。大学生本来应该代表着教育的一个高点,但实际生活中这个高地却存在积水的情况。这个病症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步入大学后,一切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的自我规划,缺乏像之前阶段的老师的敦促,一部分缺乏自律的学生显得无法适从,浪费了很多光阴。再者便是一直以来,中级教育中,一直夸大高考的重要性,俨然大学便是学生的终极目标,而一旦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便需要选择人生的方向。只是骤然的放松,对一部分没有明确人生规划的大学生而言,就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
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教育“应试”与“素质”的平衡也是一个问题。因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得从学生群体出发,学校也应有所作为。
首先便是帮助学生扭转大学便是终点的错误观念。人生的路很长,学校可以多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做好长远的人生规划。让学生明白要什么,远比单纯的告诉学生某些东西是什么更重要。此外,便是建立完善的学业辅导制度。尽管学生应当学会自己获取知识,放任自流也不可取。将学科的选择和知识的获取与职业规划相挂钩,从学生整体情况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方法的同时,并能掌握对未来职业有用的一些技能。让学习不再是盲目的获取知识,一点点堆砌未来的成就感便是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
其次,改进教学的落实还在于“改进教师”,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得“有心有力”“手脑一致”,把转变了的观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优秀教师的意识与做法,应该普及成为所有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水平。一个合格的教师会确定学生“在哪里”、有什么样的经验、具备怎样的水平;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经验设计教学的起始点,引导、帮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会采取强制的、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难”的知识,但也绝不会因为学生学起来难,就任意削减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体验廉价的快乐。能将学生现有水平不能独立学习和操作的内容,转化为从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活动开始的一系列活动,从而缩短学生经验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体验个人经验与人类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得教学内容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在活动中展现,并成为学生自己的经验、体验与知识结构。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对大学生都缺乏关怀,仿佛他们成了没人要的孩子,游离在孩童用成年人之间,野蛮生长。相信有了更多的关注,他们不会让祖国和人民失望,这座教育的高地将真正成为铸就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坚实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