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谁为你的成长买单
2024-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大大泡泡
得空整理书桌,翻出来几本泛黄的《小学语文》《班主任》《河南教育》杂志,这些都是前几年学校公费订阅发到我的手里,被我随手一翻,束之高阁。
如今,我想向这些期刊投稿,原来老旧的板块栏目肯定有所改革,所以我再次询问学校后勤,是否有最新版的期刊杂志,得到的答案是:除了《老人春秋》,其他的由于财政吃紧,没有续订。我在感叹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同时,迅速打开某宝搜索相关杂志,结果大失所望,单本的压根买不来。
同事劝我:“有钱买杂志,还不如割二斤肉!你不会在网上搜投稿地址吗?”
好像挺有道理。于是我打开浏览器,病急乱投医,记录一大堆听说过、没听说过的邮箱,这下可好,小专业初中地理,该往哪里投稿呢?
真是麻烦!
想成长,就得为成长买单!不能依赖学校,学校不订杂志,你就不看杂志吗?学校订了杂志,你看了几下,投了几篇?
后来,家属在邮局的同事告诉我订阅途径,我欣喜地在商城中挑挑拣拣,订阅了半年的《中国教师报》,到期后,又选择了专业成长有所帮助的《中学生地理报》《教学研究》《教师教育》等杂志期刊,当然了《河南教育》必不可少,一个人一旦有了想学习的冲动,有了专业成长的念头,掏空一下口袋,让自己肉疼一下,也未必不可嘛!
教师,谁为你的成长买单?
有学校助推,名师引领最好,最节约时间和成本。若是大环境一般,有共同成长体的鼓励和扶持也不错,但你要是抱着不舍得买一两本书的心态去谈成长,谋发展,恐怕是自己给自己画大饼,开空头支票。
成长最终的买单人是自己。聪明人,一定要学会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