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一首春天词,景美人亦美,最后一句更令人心醉
冬去春来,小草欢快地破土而出,花儿迫不及待地在枝头绽放,池塘边的柳树也高兴地发出了嫩黄的新芽。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春雨润物、百花争艳,大河涨水、满山青翠,孩子们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老人们似乎也都活力再现。人们歌唱明媚的春光,赞美鲜艳的花朵,也引发诗人们即兴赋词。
在诗人们的笔下,春天可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也可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还可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总之,关乎春天的古诗词浩如烟海,也多种多样。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来具体感受一下古诗词里的春天。
《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说,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晏殊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地浮现出了笑意。
对于晏殊,我们并不陌生。991年出生的晏殊,是范仲淹的老师,是欧阳修的引荐者,是宋仁宗的得力干将。晏殊对宋王朝忠心耿耿,对分内之事亲力亲为,虽身居高位却平淡朴实、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虽遭贬谪却傲骨铮铮。晏殊逝世后,仁宗亲自前去吊唁,两日未上早朝。一代名臣的晏殊,魅力如此之大,与他的修身之道、处世原则不无关系。
我们所熟知的,晏殊还是一位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殊的词,清丽明快、婉转闲雅,有着愁而不伤的特色,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还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也是他的名句。
而这首《破阵子·春景》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词里,用词浅近,词风清新,写春景如在眼前,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状少女似在邻家,再现了宋代少女春天的生活情景,凸显青春的无比美好,明写晚春之江南风物,实有感春伤春惜春之慨。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南来的燕子、凋落的梨花、稀疏的池上青苔、婉转的黄鹂鸣声以及轻飘起舞的柳絮,共同构成了一副鸟语花香、明媚晴朗的春景图。
起首两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接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从底面池水写起,写池水的静,用星星点点的碧苔来显示池水的清澈见底。然后,再来描绘半空中的树枝上黄鹂鸟的叫声,最后是空中飘风的柳絮,有声有色,动静相宜,自然流畅,仿佛一幅明朗欢快的春之景就在面前。
最后一句“日长飞絮轻”,“日长”,是说立春之后白昼渐长,天气转暖,春风拂面,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有“飞絮轻”的出现。
下片转而写人,通过一个清明时节的习俗侧面写出少女的淳朴与活力。
起首两句“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描写了东邻少女行走在桑林道中,巧笑出游。词中的“巧笑”,最早出现在《诗经·硕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一种纯粹明净的笑容,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能惊艳世人,惊艳时光。
接着“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昨宵春梦”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惟妙惟肖,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写足,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
最后一句“笑从双脸生”是特写少女笑吟吟情态。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综观晏殊这首词,全词浑成优美,音节嘹亮,意境清秀,场面轻快,洋溢着诱人的青春魅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纯粹是在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少女们嬉戏的情景,而少女斗草得胜之后的笑,也可以看作是词人当时的心情。
这首词把景与人对应着写,将春天的生命写活了,将人物情态写生动了,将我们的心情带进了这首词里,使得我们也能和词人一样,见到了这般自然、这般天真的笑容。仿佛春天的女神,给人间带来生气、美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