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学思修真情诗文简书·道学

关于[信息](二)

2018-10-19  本文已影响428人  明空如月_QD

关于[信息](一)中,谈到了如何与佛陀的教导[相信、相应、相印],那么对于生活中的其它[信]应该采取怎样的[息]呢?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对于这些[信],我们需要了悟其最根本的性质——[空性],然后我们就可以赋之以智慧的[息],从而将所有的[信]化为智慧的[息]。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信]仅仅是一个[符号],而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符号的意义是由人们的心赋予的,即[息],[息]才是[信]的意义。

比如当您对一位非常漂亮的外国姑娘用她从来都没有听过的中文称赞她说[您今天真美],她虽然听到了你说出的声音,却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您用她能听懂的语言对她表达,她立刻就明白了。

而[信]对我们的影响究竟如何,其根本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息]。

也就是说,[信]仅仅是一个[现象]的呈现,其[意义]则取决于[息]。

在[息]缺失的情况下,[信]仅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信]是空性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因此,[息]如何[解读][信]就变成了关键。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误会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同样可以是一种主动的转化以及一种全新意义的解读。

在佛教修行中,这一点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有一种修法,就是将所有的痛苦、烦恼都视为佛菩萨的[加持],是在帮助自己消除业障。

这些痛苦既是自己之前行为的因缘果报,同时也是佛陀所教诲的苦谛真理的鲜活体现,同时也是佛菩萨的加持,重报转轻报,报完了,这份因果也就了结了、清净了。

注意,对于认真修行此法的修行者来说,一直坚持这样修行下去,就真的转化了痛苦和烦恼,就真的逐渐清除了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最终得到了宁静、清凉、自在、安详.......

而对于不理解、不认同这种修行方法的人而言,那么这种修法就没有什么意义。

越是高级的修法,越是难以用常识去理解。比如,对于信仰大道的修道者来说,就可以将一切都视为大道的化身,除了大道,再无其它。以此为观修原则不断精进修行,修道者最终就能够消融小我融入大道......

对于这种现象和背后的规律,佛经中有句话透露除了其核心的秘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如果能了悟这句话背后的秘意,对于[信]与[息]的关系就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雪漠老师常说,世界是心的倒影,世界怎么样,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心。

当我们能够自主自己的心,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不同起来。

我们的心赋予现象世界不同的意义,就看到了不同意义的世界。

在[净观]者的眼中,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净土,本自清净,本自光明.......

感恩佛法僧三宝

感恩所有的一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