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海的人间
听书友提起电视剧《山海情》,就留意了一下,没想到一个意外收获是:看到了同学老爸的故事!
《山海情》里的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是真实的扶贫案例,原型林教授就是我同学的老爸,这个扶贫工作一口气做了三四十年……而且老人家说了:不会停!
早几年,在同学的微信分享里看到过几个很有意思的项目:阿拉善基地菌草技术改造水质工程、非洲援助菌草技术推广、西海固菌草技术帮扶。每个项目都奔着20年以上周期去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成果也在不停地展现~
这些项目很可能是不止一代人要投入的事呢~
最近因为电视剧的关系,相关报道也见多了,在一个公号文章里,我看到了采访她父女俩的十分钟视频。二十年过去了,在我印象中那个小小的小女孩简直没有变化过,说话也还是慢声细气的,斯文十足。
她一开始被问为什么回国,就提到了一件事。2003年,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因病去世,那位同学连夜赶航班回国,却仍没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当时她觉得,自己的父母也老了,自己在国外照顾不到,总不能就丢给妹妹照顾,于是想到回国,回家。加上那几年,她父亲为了巴布内亚新几内亚的菌草项目常常出国奔波,她趁着父亲经停转机的间隙看到父亲,一次比一次苍老,更坚定了回归的心念。
下一刻提问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的语气有大不同,不是从家庭出发的,而是:“我让她出国是去取经的……她要利用那边的实验室……我告诉她一定把理工科、自然科学学好,我们国家需要这个!……”
我记得她选择的专业是我们同伴中(至少我这学渣)视为畏途的生物科学。我也记得她提到的那位赶不上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同学。一时,往事在涨潮……
我记得出国那年,是冬天,在北京,我们集中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接受行前培训,我见过那位同学的父亲:一位朴实的中年人。那位叔叔和我聊天,说了这样的话:“你知道吗,我们这辈人,到了这个年龄,就都是为孩子而活着了。我们活着的意义,就在你们这一辈身上了。唉,你们知道吗,你们不知道……”他家两个闺女,大女儿就是我的同学。
当年为孩子送行的家长很多,和我聊过天的只有这位叔叔。可是后来,他因肝癌去世,都还没年满六十!那一年也是我父亲退休的第一年。
看来,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从国家的角度,父亲们都比较沉重呢!
回到不那么沉重的部分。我记得入学前住在某大学宿舍时,每个周五夜里,宿舍的公共空间电视里有恐怖电影,我就喜欢去看。有一次林同学也来了,想看又怕看,问能不能挨着我坐,我说行啊,为什么不呢?——然后,每当看到恐怖情节的时候,她就往我肩膀后面躲!躲了好多次!我都忍不住笑场了……
这位可爱的林同学,现在已经是国际知名的菌草技术专家啦……祝福她和菌草事业!中国梦不是靠喊口号的,是靠她和林教授这样肯埋头苦干的人们干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