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学习
大量问题解决的实践表明,只有把情绪问题和实际问题分开管理——先善待情绪、再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释放问题背后的价值,让解决问题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反映我们本能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情绪和问题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 类似连通器的关系。如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404564/3710e222113e8dbd.jpg)
通常情况下,当问题解决有了眉目时,人们会感到高兴,随着解决进度的推进,人们的成就感也会越来越强,就像为“情绪——问题连通器”的左侧加水,右边的页面也会跟着上升一样。
但事实上,反过来,当你为右侧加水时,左侧页面也必然上升。
所以,你的情绪越好,越稳定,问题就会解决得越好、越快,这是因为“情绪问题”和“实际问题”连通,彼此牵动。
当问题出现时,委屈、焦虑、内疚、愤怒、抓狂、绝望等情绪也容易跟着出现,表面上看,的确是问题直接引发了情绪,如:
问题1→情绪1;
问题2→情绪2;
问题3→情绪3;
然而从你过往经历中,你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情绪表现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待同样的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情绪。
这意味着,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由具体事件直接引发的。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创建的情绪ABC理论给出了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答案。
在情绪ABC理论中:
A(Activating event) 指诱发性事件,即“问题”;
B(Belief) 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 指情绪结果。
人的情绪结果C不是由某一个事件A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
如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404564/9c31195c0a4134f4.jpg)
对于同样的事件A,通过B1,就会得到情绪结果C1;
对于同样的事件A,通过B2,就会得到情绪结果C2;
对于同样的事件A,通过B3,就会得到情绪结果C3;
B就像A和C之间的“加工厂”,它用我们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为A加工,最后产出情绪结果C。很多情况下,我们只看到水面之上的具体事件和情绪结果,忽略了水面之下还有一个“秘密加工厂”——它恰恰就是我们管理情绪的入口。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书籍《有解》,未完待续。。
yo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