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如果云知道》观影后感。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走出百货公司门口,室内的暖气与冷风凛凛的室外使我下意识把大衣的领口捂得更紧实些。圣诞节的前夜让闹市变得愈加的喧嚣。每个人对物质的需求与贪婪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噱头与收益。让人们忘了更多的节日本身的意义。反而是买买买的冲动才能更使节日有存在感与合理化。一年当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圣诞节。没有更多形式的表达,只喜欢。尽管我不信基督。
电影并没有刻意要潸然泪下的泪点。我之前一直觉得冯导的电影拍得不够唯美与细腻。但这部以真人真事原型改编的电影,无论在地点的选择上,还是人物迭进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上还算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文艺片。起码时间轴上男女主所发生的故事让我动容。
故事情节拍的很日常,没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悲壮。台词也十分的生活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罗芸在全片出现过的两句相同的台词“半路上留下来的那个人,苦啊”。能说出这么心酸与无奈的话,就能说明两个人的情感是有多深厚。人这辈子能够爱一个人并能厮守在一起度余生真的太难。把所有的应该想当然的当作理所应当,总要在胜算中角逐。把自以为是当作设防的盔甲。总在不纯粹里待价而沽。觉得满足了一切可行的条件后,也不管那是否是真的感情,还是别的,就这么凑合过吧。不,这并不是我所理解的情感。我们都过了二十几岁不经大脑就说出“我爱你”的年纪,其实那个时候我们或许还没碰到过磨难,考验与抉择和诱惑。今天可以和这个人说我爱你,明天可以草率的与另个人结婚。所以三十几岁或者更老一些的年纪才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他们的思想更加的沉淀,想要的情感更加明确,对事物的看法更加通透。“半路上留下来的那个人,苦啊”这句话是人生哲学。09年的时候看过一本荷兰的畅销小说《陪你到最后》,里面就提到了到底是死在爱人前面还是死在爱人后面比较幸福?生命自有定数,我们不能掌控是英年早逝还是耄耋之年高寿离世。能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至爱已算人间完满。有人说,爱情是有保鲜期的。爱着爱着就爱没了。爱其实从来都在,只不过彼此都不够努力了。都厌倦再做原本情感里美好状态的那个人了。不再有感情的两个人,放手是对彼此的成全。将就才是作茧自缚。如果有感情而先走的那个人,在何种程度上理解。苦吗?那也是可以捧着回忆当幸福的人啊,爱而不得才是真正的苦。
还有一句台词是林太对隋东风说的“生意和房子才是对罗芸最大的安全感”。在旁观者眼里只有这两样才是衡量一个家庭里女主人幸福与否的标准。这两者重要吗?当然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爱,有家,有钱,人生无憾。一个男人爱你,他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毫无保留的通通给你。之前电视剧《知否》有句台词也是我最喜欢的“从此以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这句话真的接地气也是太俗。可是能有底气说出这种话的男人才是真的想对你好。我始终觉得感情里一定要纯粹,非要不可。不然,这和商品贩卖出售有何区别。男人不会仗着有钱轻易爱上一个女人,女人不会因为要钱而轻易喜欢一个男人。生意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房子车子会累计折旧,只有真正情感才是无价。只有在爱情里,房子和钞票才能算是物质享受。没了爱情,除了为虚荣买单,剩下一文不值。
最后说一句电影结尾的台词”你在哪,哪儿就是家”。真正的情感从来不是再顺遂中产生的。顺遂是我们的期许。但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这么顺利。而真正体会感情的却是在变故与痛苦磨难失意里。人生路上,遇之所幸,从此便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