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专题《自由与死亡》征文活动慢成长散文

【哲思&散文征文】一只蜗牛的自由

2017-07-11  本文已影响248人  竹影飘摇
【哲思&散文征文】一只蜗牛的自由

1、不自由

清晨6点49分,拎起手提包,换鞋,出门,下楼,走到马路上,用时2分钟。沿着马路向北直行2~3分钟,用1分钟过一个十字路口,向西,6点55分左右走到通勤车站点。通勤车在6点55~57分之间到达,大约50分钟之后,通勤车到达公司,打卡上班。晚上17点开始与之相反的过程,没有休假和加班等特殊情况,一周往复五天。

这上下班的时间和路线,我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否则就要付出诸如迟到或者旷工的代价,我就会成为一名有劣迹的员工,受到经济或者行政处罚。

上班的路上经常看见上学的孩子,自己步行的,骑自行车的,被母亲带在电动车后座上的,被爷爷牵在手里的,坐在公交车或者私家车里,以不同的方式,在差不多的时间,奔向那些叫作学校的地方。想想这些孩子,是不自由的,一天里坐在规定的教室规定的座位上,听规定的老师讲规定的课程……如果破坏了这些规定,迟到,逃学,旷课,违反学校纪律,那么就会丢了好孩子的桂冠,甚至连未来都会被想象加上阴影。接送孩子的家长也是不自由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接送任务。

谁是自由的呢?那些公园里晨练和悠然逛早市的老人们看起来很自由。想打拳就打拳,想练剑就练剑,想买黄瓜就买黄瓜,而且可以先买了黄瓜再去打拳,或者练完剑再去买黄瓜……和老人们聊起来,他们却是颇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哪里好啊!没什么正经事,无聊啊!消磨时间罢了,上班多好啊,日子充实,还有同事做伴。”要是再说羡慕他们的自由,他们会问:“大好的和平年代,哪里就缺少自由了?”看看,我们与老人家对于自由的认识,境界是多么不同。

2、自由

我这个人从小就胸无大志,上学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工作为了多赚钱,赚钱为了生活好,怎样才算生活好?起码要衣食无忧,最好是要啥来啥。如今想来,在这盛世天下,只要不是特别的好吃懒做,衣食无忧很轻松。至于要啥来啥,也有容易实现的,比如一本书,一件衣服,没人打扰地逛两个小时的大街。可人活着哪能就这么点儿心愿?总有一些想法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

小时候,想要家里钱多些,吃点儿好的穿点儿好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儿时自信心也足些,结果,一直到我离开家,我的自信心也没机会鼓胀。长大了一点,女孩子嘛,想要自己漂亮一些,谁不想吸引梦中白马王子的目光,而不是只能偷偷地瞄一眼,然后躲开,结果,至今自己仍是人群中那个只有通过点名才会被发现的人。后来又希望自己能多赚些钱,不再让父母那么节衣缩食,结果,父母的生活改善了许多,却与我那点微薄的收入毫无关系。

唉,太多的望洋兴叹和身不由己,后来我也学乖了,有些东西注定就不属于你,世间万事万物,一部分追逐着,一部分被追逐,一部分被放弃,一部分被得到。

至少我还有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在有些人眼里,这也是莫大的幸福。身体健康,可以学习,可以劳动。灵魂自由,可以发呆,可以幻想,可以因为自己编织的美梦笑出声来。

就说学习吧,什么时间学、在哪里学受限制,但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却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在这一点上我必须给自己好评,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没上过大学,没读过硕士博士,但学习一向是认真的,不敢说竭尽全力,至少那点低微的智商指数没有浪费。人生就这样,有些人福祉深厚,还未出生,起点已经很高,一条顺风顺水的路就摆在那了。一直对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微辞,且不说生命的过程不是一场比赛,即使是比赛,每个人的背景和天资不一样,哪里有公平统一的起跑线?如果一定要比,我比较赞成自己与自己比较。假如我不努力学习,假如我没有通过学习从农村步入城市,那么我这样的一名中年农妇,在老家早已经做了姥姥或者奶奶,运气好一点物质方面也许比现在富有,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和我一起长大没离开农村的小伙伴大多比我有钱,想想这也是现世安稳的一条路。

但是,可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出走农村,不为别的,只为了我这般年岁,守着别人眼中清贫的日子,还可以自由自在地读闲书,开心地和女儿聊她的电竞游戏,还可以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忙里偷闲地胡诌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字……感觉越来越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和阿Q呢!如果在农村,如我这般,可能早被视为异类,被大家正义的唾沫星子淹死了:哪有种几亩地养一头猪实在?不是个正经过日子的。

3、不自由保护下的自由

如今的闲适生活经常令我对当初读书时的废寝忘食顶礼膜拜,用身体的劳顿换来灵魂的自由,多么有意义啊!我也实在是胸无大志,不想为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积蓄,去奋斗,去拼搏,只想做一只缩在壳里的蜗牛,在望得见的天空下,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

希望能用一套清晰明了的理论或者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行走在世间的自由与不自由,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就是逻辑思维不强和语言表现力弱带给我的桎梏,其实也是一种不自由。

既然想做一只蜗牛,就用蜗牛来说理好了。蜗牛的壳坚硬、严密,像极了包裹着人类生存空间的那张网,无形无状,摸不着,看不见,却真真切切的存在,人类在这张网里热热闹闹地生活。织就那张网的成分很复杂,包括该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人父母要养,为人子女要孝,做学生要认真学习,做员工要努力工作;还有该遵守的规则: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单位制度、交通法规、公共场所要排队……。以上为受监督的,还有受道德约束的,例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如果非要去触碰这张网,代价会很昂贵,轻者,除了自己暗自愧疚,还要承受人人口诛笔伐;重者,头破血流,甚至被绳之以法,哪里还有自由。

自由的最基本涵义是不受阻碍和限制,而这一词条的众多解释,都表明所谓不受阻碍和限制要有先提条件,没有先提条件的不受阻碍和限制是不存在的。

所以,蜗牛想要躺在潮湿松软的土里安静呼吸,想要在夏日雨后自由来去的散步,就必须一直背着它那重重的壳。

【哲思&散文征文】一只蜗牛的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