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

2022-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柒柒

昨夜做了很长很长的梦,好像置身于一部科幻片一样,然而等我醒来的时候,那些场景变得越来越模糊,直到我打开简书想用文字记录的时候,只剩下几段零零碎碎的片段:大致是个灾难片,我被困在一个荒凉的世界,不知道怎么去找自己的同类的时候,又出现一个怪兽想吞噬我,正当我惊慌失措的时候,我有一个亲戚从天而降,把我解救出来了。虽然场面很危险,但我无比的幸运。"

起床之后,我开始接着翻看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翻了几页感觉故事的开头如同我昨天晚的梦境一般,摸不着头脑,也很虚幻,但认真读下去的话,确实有自己的价值。

这本书是我一个同事介绍给我的一本书,其实那一段时间,我的精神状态特糟糕,分不清真与假,就像毛姆笔下的吉蒂,那一段时间我总感觉自己与这世界隔着一堵无形的墙,我在这头,大千世界在那头,我无法融入到自己周遭的环境中。

“她们都太忙了。更何况,她们也没那个兴趣。她们都是多么好、多么善良的人啊,然而,我也不知该怎么解释一在我和她们之间,总像是隔着一堵墙。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就好像她们之间共享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使她们的生活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而我却不配享有。它不是信仰,是某种更加深刻,更有意义的东西。她们行走在与我们不同的世界里,对她们而言,我们永远是陌路人。每天,当我身后的修道院的大门关上时,我就觉得,我对她们来说便不再存在了。”——来自毛姆《面纱》

也是那一段时间,我差一点得了失语症,想说话但怎么也发不出声音那种感觉总是缠绕在我的心,害得我与第一份心意的工作擦肩而过。于是我又回老家,在大自然中疗养自己的心情。当然,身边的亲人很难察觉我内心真正的痛苦,他们只觉得我只是在经历一场失恋而已。

老话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我平时喜欢读书,读书各种类型的书,五花八门,读得不精,但多年的读书习惯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我,我心中的伤口得到了愈合。其中,给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其实,读书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一件事情,没有必要拿出来分享给大家,不过,当我读完《自卑与超越》之后,我不自觉地不分享到朋友圈里。

消息发出去没多久,有个朋友给我发私信,给我推荐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位朋友平时喜欢钻研心理学,也凭借自己一腔热血考取了心理医生资格证书。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第二天就去书店买了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不过,翻了几页没能读进去,当初我不太喜欢虚拟小说。我感觉眼前的"真实"生活够"虚"了,我更没有精力在虚拟的故事寻找真理,所以读了两页就放一边了,或许那时候我和这本书的缘分未到吧。

月初整理书的时候,我特意把这本书纳入本月读书清单里,概是因为对于朋友的热心荐印象深刻,还存着想要认真读一读的心思,或许因为心疼那几两碎银。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我叫简柒柒……

简柒柒只不过是我的名字,一个代号。

我是一名律师/警察/教师/农民…

那也不能代表不了我是谁,如果我换了工作,"我是谁"的答案也随之要改变。

那么我到底是谁?

我的性格,我的出身,我的遭遇,造就我今天的自我? 我是一个天生喜多愁善感的人,像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虽然没有黛玉的才华与美貌,但具有她的多愁善感的灵魂。

不过,按书中的老人说,这只是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罢了。

那答案到底是什么?

真我即是人人追求的爱,喜乐与和平。不过我们在世界扮演着种种角色会遮掩我们的真我,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是还得要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与焉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似乎有点深奥,但慢慢体会吧,每一个人追求的"自我"不一样,于是乎世界变得如此多彩绚烂。)

一场"ego boosting"秀

这一章,作者一边同情露露的遭遇,一边提到了另一个不太好懂的概念心理学上的"胜肽"。

如果我们长期不断重复做某一件事情,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情绪也如此。

如果我们都开心,感到快乐,每天都对这个世界充满憧憬,那么,我们就是每天都在加固我们那张神经网络,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我们一个固定的情绪模式。

当我们某种情节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胜肽”。胜肽会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我们可以想象成某种情绪胜肽,像春天的桃花一样盛开。

日积月累,我们体内的感受哭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如果我们很久不产生那种固定的情绪,我们的细胞会让我们有生理需求想要产生这种情绪。

简而言之,一个人习惯了处于令自己欣喜的状况,并且了解了自己的胜肽,大可以安逸地享受其中,不必担心福祸轮转。

同样,一旦一个人连续受挫折,而此人如果不关注自己内心需求的这种特殊性,那么,他的处境会持续下去;这就所谓"祸不单行"的道理吧。

总而言之,让我们心理上各种感受,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围绕着这个事情编造的"故事"。再往简单里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千虑。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胜肽的作用?那么,接下来思考的课题是:怎样转变负面的胜肽,怎样保持正面的胜肽?

明天继续 哈哈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