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客户需要,设计界面?
本文作者郝鹏程,译者温泉蛋。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鼠仔互联网洞察。
不少人都以乔布斯为偶像,立志成为优秀的产品设计师,用独特的创意,精美的设计打动用户。但创意难得,他们也会遇到瓶颈,被甲方的一个接一个的要求难倒。有时即使绞尽脑汁,查阅相关媒体资料都获取不了灵感。
客户也是众口难调,反馈不一的情况时常发生:有人赞口不绝;有人却不喜欢,要求再改。既要方便实用,界面美观大气,还要在性能上有所优化……为了满足不同人的意见,设计师也很难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其实,在产品设计时,有几条黄金法则是需要谨记的。对照着这几条,试着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
清晰的条理
一个头脑混乱的设计师,他设计出来的产品必定是毫无逻辑的,因此设计师应该学会理清设计思路。产品研发时,只有三件事能指导你的设计方向:商业目标,客户需求和功能要求。因此你需要注意:
不要为了视觉效果牺牲了功能;
要对每一步操作的指向都有所解释;
用留白,色彩,图片,字体变化等突出重点内容;
无论字体大小,一律要求清晰;
图标形象要抢眼,指示要准确;
附加功能的设置要恰到好处;
要让用户清楚知道每个界面的作用以及功能。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Massimo Vignelli曾经在他的书《设计的准则》中说到,清晰的设计意图会孕育出简明的设计成果,复杂而迷惑的设计往往反映出背后的设计师思绪纷繁复杂,无法集中思考。所以说,设计思路清晰与否决定了产品的最终效果。
任务导向
我们所设计的数码产品,必须要集中于任务处理本身。一个有用的app必须提醒客户目前操作是什么,还可以完成什么相关操作,从而帮助他解决问题,让用户粘性与使用率得以提高。
产品设计的目标,就是在适当的时刻向特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设计师通过产品迭代改良,这一目标将得以实现。
坚持己见
有些设计师和程序员认为,产品应该灵活化,尽量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这样的想法其实大为不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反而会为你招致无穷的压力,耗费过多的资源,结果搞得你焦头烂额。因此,不要为了那一两个客户,放弃了你本来的精心设计。
一个好的app要有具体的受众。谁会为你的产品买单?37
Signals团队出品的《Getting
Real》就曾提到:“那些买你产品的人,他们看的不光是质量,还有产品提供的解决方法,以及产品体现的,对这个行业和社会的真知灼见。”设计师应当围绕受众的需要,开发相应的特性与功能。众口难调就不要调,我们应该重点照顾付费用户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客户网。至于那些零星的小用户,满足了重点客户的要求后,我们可以适当听取他们的意见,但也要意识到,市场自有其它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必盲目讨好。
反馈系统
配置反馈系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它可以反映软件进程,为客户提供使用信息。因此你应该做到:
对反馈功能高亮标记
实时显示反馈处理进度
利用动画或音效通知客户反馈结果
尽管数字化已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但人类之间的互动仍然必不可少。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客户通过视觉以及触觉接收信息,大脑接受后做出判断,确认人机交互的过程行之有效。因此,和前面讲到的一样,我们的产品要让客户直接了解到它的状态信息,而不是还要通过其它内容上下推敲。换句话说,设计师要从用户心理出发,为冰冷的产品注入“温度”。
类比
如果你的app界面布局和主流产品相似,操作方式也符合大众习惯的话,人们会更乐意接受这样的新产品。
类比思维在设计屏幕操作时十分有用。你应该要了解核心用户群日常还会使用什么app,浏览过程是要换页,拖拽还是按触屏键,然后在设计自家产品时尽量保持范式(当然,不是让你照搬照抄),这会避免不愉快的操作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内容大于形式
我们手机的日历通常都是表格状的,那为什么主页面上只是简单的数字显示呢?统一设计不是更好吗?类似的问题还有:所有的页面都要设置网络导航吗?这与客户需求有关。无论视觉效果多么炫酷,脱离内容的一切设计都是矫饰。出色的设计解决方案总是考虑到内容,如果条件允许,能为产品带来一定好处的话,设计师不必拘泥于一致的形式。
维护性设计
维护性设计有点类似乔布斯所说的“直觉设计”,它的目的并不是要推测客户的使用行为,而是为了系统地考虑软件可维护性,防止客户错误操作产生的后果。无论研究多么全面深入,产品设计都需要有后备的解决方案。
以驾驶为例。司机总是需要提防许多潜在风险,比如莽撞的马路杀手,横穿马路的熊孩子等等。同样地,作为设计师,你则需要预判系统的漏洞,及时打上补丁,保证用户体验。一个优秀的维护性设计就可以切实地为用户带来优质的体验。
关于产品设计,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有独门秘笈。客户总是关注与自己相关的少数需求,天下招式何其多,精通一门若干招式,就能很好地帮助你完成工作了。设计师更需要做的是在产品与用户间取得良好的平衡,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