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了不起的人”可以试着做“了不起的我”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格兰杰太原

一位阿婆非常喜欢孩子,她年轻时很早就结婚了,二十岁时有了第一个孩子,接着又生了第二、第三个,第三个孩子还在上大学时,老大已经结婚生孩子了,40多岁的阿婆有了第一个孙子,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接踵而来,阿婆累归累,内心是很欢喜的,她喜欢孩子,看孩子也让她感觉自己“有用”,可最后一个孙子上学后,阿婆就彻底失业了。看到别的老人牵着、抱着小孩子,阿婆羡慕得恨不得偷一个回去。没了“工作”的阿婆,觉得生命如此枯燥,偏身子骨还硬朗,有时不禁会想,这么无聊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自我发展不是一个新概念,人人都认可小孩子、青少年应该峁足了劲发展自我,但什么时候停下自我发展的脚步却没有统一的看法,陈海贤这本《了不起的我》提出,自我发展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路,终点在生命终结的地方,有生之年,不论多大年纪,我们都可以实现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的路上有什么困难,重大转折、艰难时刻、复杂关系中如何破局?

《了不起的我》逻辑清晰,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关系,陈海贤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咨询案例,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如面对选择,人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把选项的优缺点列出来进行比较,作者称之为“经济模型”,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心理模型”,在这种选择模型里,他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考量的根本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真正为自己负责的选择方式,更难,也更酷。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被别人定义,甚至是被毫无关系的人定义,

这几天网上激烈的女性角色大战的引火点吕丽萍老师,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风暴眼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反是一件更艰难更具挑战性的事,要不要选择虽千万人,我独往矣,由人而异,只是它让我们知道这样一种新的选择思路。

说到被别人定义,我们脑袋中往往有很多社会、传统、家庭或自己给我们的定义,我们在这些定义下发现自我,有时很契合,有时却很不一致,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自我的角度:关系的角度。

决定一个人想法和行为的,是所处的关系。如果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在关系中,我们通过互相作用,分别扮演了某种角色。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久而久之,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就会让我们忘了其他的可能性。

人们的冲突往往是关系的冲突,如果找到了关系的语言,事件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一点很有趣,也很难,因为我们很容易在冲突中失去理智,忘记去发现冲突里深藏的关系的语言,未经训练的人也很难发现冲突后的关系的语言。但正因为很难,才更有趣,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现。

作者还提出了“人生使命”的这个命题。以前常常听到一些中老年人欣慰地说“孩子工作了,结婚了,我的使命完成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使命,青春期的使命是确立身份认同,成年人的使命包括学会爱、建立职业认同,中年人的使命是塑造下一代、传承人生经验,晚年期也有“对人生整合”的使命。

对照不同阶段的使命,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本质是对矛盾的适应,不断地经历艰难、适应矛盾,得到独特的经验就是自我发展。

如何适应矛盾?书里给出许多贴合生活实际、精准总结概括的方法和案例,读起来干货满满又不失趣味。

我喜欢书里引用的王小波给李银河的一句话:“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我们终究会消失,但在消失之前,我希望自己不要像开头的那位阿婆一样,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无可奈何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的光阴。这就是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