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拆书练习【11/30】《白说》

2017-09-04  本文已影响9人  舟中一壶酒

R:原文摘抄——“感触”与“表达”之间,还有“追寻”

前两年台湾出了一个很棒的文学电影系列,叫《他们在岛屿写作》,其中一部的主人公是杨牧,他是我非常欣赏的诗人。他笔下的文字,保留了汉语最棒的味道和无限的可能。而我们现在熟悉的中文,是1949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文。我建议搞文字工作的人,要多看看香港、台湾同行的创作。

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个。在这部电影的花絮里,有一位学者的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我在一个文化论坛上,也曾听过一位著名建筑师谈到这一点,虽然没用这三个词,但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其实,所有文学创作、艺术创造几乎都应是这样一个过程。而我的感慨来自当下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感触完了就表达,谁还会追寻啊?

I:原文重述

作者讲了台湾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中的一个片段,其中一个学者说创作包含三个步骤:始于“感触”,终于“表达”,中间还要有“追寻”。而当下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没有“追寻”,都是感触完了直接就表达。

A1:联系旧知

“始于感触,终于表达,中间还要去追寻”,只有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这句话很有深意,是说在文学或者艺术创造中,因为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景物而被感动,经过漫长的打磨,追寻其中的内涵缘由,经历过这些摸索,表达自然而然,就会很完美。喜欢文字的朋友们可能有感触,经常会搜集一些素材,但如果要直接写出来可能老是觉得味道不够,老是觉得缺点什么,缺失的那部分就是作者说的要追寻的东西,比如美景中的人物形态是不是内心心理的活动表现,他们又在想些什么,比如静悄悄的一块石头,它身上的残痕又可能有哪些故事等等。

A2:落实新知

在微信朋友圈盛行的现在,好多人是直接把自己看到的,当下想到的用几秒钟就推送了出去,但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点自己的东西。举个例子,当下有所谓“鸡汤”有毒的调侃,看似很励志的一些话却不一定适用于自己,这些东西有时候还是靠我们自己去追寻,首先是认清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的不足,就像梁漱溟先生说的,学会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只有不断问自己有没有做到成长,才会自然而然的有些表达,才会让自己说出去的话有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