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偏误的概念、表现、产生原因、危害以及纠正策略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又称肯证偏误、验证性偏见,是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由此,我仍倾向于选择性地回忆;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倾向于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而忽略与自己观点矛盾的信息;倾向于对模棱两可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面解释。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确认偏误就属于后者“律师机制”。
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对于那些与我们已有观念相佐的,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往往还会直接地忽略。关于确认偏差,古代有一个很典型的成语故事智子疑邻,当怀疑邻居偷了斧子,怎么看怎么就怎么觉得邻居像贼,但找到了斧子之后,又怎么看怎么觉得邻居不像贼。

这种偏误与我们的大脑有关。人的大脑其实是会犯很多错误的,因为他是一个很偷懒的器官,它会想尽方法,花最少的时间、省最多的力气来做决定,因为我们平常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深思熟虑,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会放任我们的直觉去思考,去通过我们的直觉去理解这个世界,通过我们的直觉去理解我们碰到的所有事情,那直觉在很程度上就依赖我们的感性去做决定,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当我们去面试一份工作时,我们会穿得西装革履,会非常小心地讲话,会非常重视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我们自已也会透过第一印象去认识一个人,所以很多时候,第一印象本身它控制的就不是一个理性的思维,它控制的是什么呢?它控制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感觉和想象,一旦第一印象确定了之后,虽然对方往后好事坏事都会做,但对于第一印象好的,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去注意相关的他做好事的证据,反之,我们则总会从他以后的行为中去挑刺,去印证我们的第一印象。人们经常出现的决策的思考路径就是这样,我先有一个想法,之后,我在过滤信息时,就不断地去找类似的证据,来佐证我们的第一想法,于是,我们的确认偏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在筛选信息时,不要把另一面都筛选掉了。我们要试着把自己的认知平衡过来,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宽广,才可以很有效地降低我们决策的风险。一句话,我们永远要做最好的规划,也需要做最坏的准备,这两件事都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在我们不自知时,试试看一看能不能推翻我们的直觉,这样,也才能会更好地做出判断以及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