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往返八小时,只为看它一小时,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炳灵寺
提起石窟,你能想到几个呢,你肯定想到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这四大名窟了,其实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古老的黄河深处,有一座人迹罕至的石窟寺庙,它小巧又神秘,荒凉又精致,艺术水平极高,它就是甘肃永靖县的炳灵寺。
来科普啦,石窟起源于印度,多依山崖开凿,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多取材于佛教经典。条带形的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和佛教东传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很多僧人为了修行,也为了造福众生,就在这一带开凿了很多的石窟,它们就像一颗颗散落的佛学明珠,跨越千年仍散发着辉煌灵韵,而炳灵寺呢,可以说是一度被人们淡忘的那一颗了。
炳灵寺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前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营造和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衰落,一度辉煌不再,建国后经过修复,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大小洞窟在山壁上层叠分布,栈道盘旋而上,很是壮观,大小窟龛200多个,各类造像800余身,汉、藏两种风格的壁画约1000平方米,另外还有众多佛塔和藏品。
艺术宝库
但为什么说它一度被遗忘呢,这就要从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方式说起了。它位于甘肃永靖县小积石山的大寺沟中,距兰州约75公里,也许你会想一点也不远啊,你错了,进出炳灵寺并不那么简单,你需要先乘车到刘家峡水库,再换乘游船或快艇,这五十多公里的水路单程慢则4小时,快则也要1个多小时,也就意味着早上从兰州出发,最快抵达炳灵寺也得中午了。那陆路呢,可能时间更长,你要提前包车,而且基本是土路,崎岖蜿蜒,费时依然不少。这样往返时间算下来,炳灵寺的真正参观时间就只有一个多小时了,加上保护和宣传力度相对较弱,游客相对稀少。
但是呢,道路虽崎岖,风光却无限美:首先,刘家峡水库因泥沙沉淀,故而水质清澈,在两岸黄土高原的对比下甚美;其次,你还可以看到壮观的炳灵石林,它属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规模宏大,千峰林立、万壑争奇,与浩淼碧波辉映,和千年石窟相伴,雄浑又柔美,犹若西域仙境。
炳灵寺主要分为上寺、下寺和洞沟三部分,精华石窟主要位于下寺,时代不同,风格各异。西秦、北魏、唐代、明代是造像最活跃的四个朝代:西秦佛像带有西域特色,主要代表是造像和壁画丰富的169特窟;北魏崇尚清淡,多是“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以126窟等为代表;唐代兴盛,造像丰满、动作舒展,以景区最大的171窟弥勒大佛为代表;元明时文化继续交融,使得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造像在某些石窟出现并存局面。
重点来看看这个169特窟,它高约60米,是石窟中最大、位置最高和年代最久的一个自然窟。窟内斑驳的石壁上存有西秦建弘元年的造像墨书题记,是中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窟内的西秦佛像面庞方圆、嘴角微微翘起、身形挺拔,让人觉得神秘又庄重;窟内的壁画,在传统的线描法基础上,融合西域文化,在人物的双眉、眼、鼻及肌肤裸露部位施以白色晕染,立体感很强。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胡人形象的虔诚供养人,还能看到我国现存最早维摩诘画像。
下面大家欣赏几幅窟内实景图吧。
169窟盘旋而上的楼梯
169窟内西秦题记
第6龛 西方三圣
第6龛 供养人像
第12龛 说法图(左下方为维摩诘图)
169特窟的右下方就是宏伟的唐代弥勒大佛,它依山开凿雕刻,高达27米,原为石胎泥塑,虽泥塑部分早已经毁坏,但仍保留着唐代造像面型丰满、面带微笑、比例匀称的特征,双腿并拢且自然下垂,给人一种稳健大方的视觉感受。
整座石窟的佛像除了立和坐的姿态,还有北魏留存的唯一一尊卧佛像,原为16龛,出于保护目的,搬迁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的卧佛殿,整尊侧卧,长约8.6米,体态修长、脚穿木屐、端详自若、造型独特。卧佛的形象设计是为了表现佛祖涅槃的故事,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相传释迦牟尼就是以侧卧形态进入涅槃境界的,这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这尊佛像也是国内北朝时期石窟中留存的最大一尊卧佛像,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下面,大家继续欣赏几幅炳灵寺石窟的外景图吧。
滚滚红尘,悠悠历史,黄河不停歇,文明永流传,这就是独守宁静、跨越千秋,依然安守众生的炳灵寺。范文澜先生在他的《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漫长的交通不是问题,忽高忽低的楼梯也不是问题,有时间去一次吧,等待你的将是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