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道德经》第26章:冲动是魔鬼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6人
山谷清风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率的根本,静是躁动的主宰。
所以有道的人行事不敢稍有轻忽;虽然身处华丽的宫殿,拥有尊贵的地位,却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境。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轻率躁动地治天下呢?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容易丧失君主的地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道德经》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意思是为人轻浮,就容易失去了做人根本,做事急躁就容易失去主动权,终究难成大气。
纵观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没有一个是举止毛糙的。曾国藩以“厚重”做为每天的必修课,并三番五次地在家书中叮嘱儿辈们“近来厚重否?”,当儿子曾纪泽将前线攻克南京的捷报告诉他时,由于确实是个大好消息,纪泽一时没有收住,没有控制好情绪,表现得很兴奋,结果被父亲训了一顿。其实曾国藩已经在心里进行了很多次的模拟,即使有攻克金陵这样天大的喜讯,也应该像当年谢安听到淝水之战的捷报一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小辈们已破敌矣”。
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才是大将风度。
为了专注于大事,必须排除一些干扰因素,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不是什么事情都得做,而是只做最重要的事。可我们总想一次做很多的事,或者有时候没忍不住,就去做一下,搞个瞎动作,就一发不可收拾,局面越来越糟。
宁愿不动作,也不要瞎动作。
能管得住自己,不去做什么事,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做什么,这个能力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