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历史对我说
有人说:“历史是一部电影,讲述着帝国的兴衰,人物的沉浮;历史是一枚火炬,照耀过去,辉映现在,点亮未来;历史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欣赏到昨日的鸟语花香”。我说:历史是遨游在翔宇的风筝,它御风而行,携裹着命运和人性,不断往前。
历时三月,终于看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合上书的那一刻,历经270余年的大明帝国仿佛轰然倒塌在我的眼前。从朱元璋的金戈铁马到朱由检的吊死煤山;从受世人仰视的大明王朝到山河凋敝的惨淡晚明。我目睹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王侯将相的兴衰荣辱,有惊叹,有惋惜,有遗憾。
初拾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当年明月的写作风格,幽默诙谐的同时又不乏对历史鞭辟入里的理解。在他的笔下历史不再是一杯白开水,仿佛是一位智者在述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娓娓动听,激发着那些历史的窥探者们继续追寻下去的欲望。在他的笔下,我目睹了皇帝的权谋心计,见识了大臣的勾心斗角,也领略了文人墨客的快意江湖。
一、皇帝
作为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普天皆是王土,四海皆是王臣。在大明王朝短短的276年里,从洪武到崇祯,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大明帝国共更换过16位主人,但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当数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
朱元璋出生于贫民,发迹于安徽凤阳,在刀光剑影中一路走来,在金戈铁马中建立大明帝国。作为皇帝,他尽职尽责,励精图治,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作为朋友,在我看来他是不合格的,帝国初立,弃昔日情谊于不顾,冤杀功臣,冷了人心。有那么一刻,我似乎理解了他,为了帝国的万世不衰,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只有替他的子孙们消除了“外忧”,他才能放心的将江山交给后人,才能放心的离开。至于功过是非,就交给世人定论吧。可他错了,错的很离谱,虽消除了“外忧”,却无意中滋生了“内患”,在他仅去世的几年里,帝国的根基就开始了动摇,一切源于皇太孙朱允炆的“削藩”,也正是由于这一举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创了另一个盛世——永乐盛世,而开创这一盛世局面的,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太祖四子,册封燕王。智勇双全的他败北元,征蒙古,定安南,他是一代帝王,更是一代名将。在我看来他也是一代枭雄,同时也是一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建文帝“削藩”所逼,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落寞离去,他不愿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于是奋其反抗,与侄儿对垒沙场,他知道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即位以后,完善文官制度,设置内阁,迁都北京,并编纂了享誉千古的《永乐大典》,为永乐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大臣
大明王朝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抛开开国功臣不说,后续也相继涌现出了于谦、张居正等名望之臣,同时也滋生出不少类似严嵩、魏忠贤等苟且之辈。历史的长河就是这样,滚滚向前的同时总会磨砺出几颗夺目的珍珠,但难免也会夹杂着一些顽石。
于谦在我看来已成为一种大明的精神信仰。土木堡之变朝野震荡,蒙古铁蹄兵临城下,于少保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外,他任人唯贤,高风亮节,不谋私利。正如他诗所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于少堡无愧于“国士无双”四字。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当权期间雷厉风行的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度,开启了明王朝暮色中最为光辉的十年。当然,在明朝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能够得到善终的首辅大人没有几个,张大人也不例外,落得个抄家的下场,差点连棺材板都被翻过来,可悲可叹!
三、文人墨客
当然,在远离庙堂之高,位于江湖之远处,有不少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在点缀着明王朝灿烂的历史。他们虽然在仕途受挫,但在另一方开创了绚烂的天地。王阳明、唐伯虎、杨慎、汤显祖...这些名字如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璀璨而夺目。其中又数王阳明和汤显祖最为耀眼。
王阳明开创的“心学”,在当时盛极一时,无数门人前仆后继的追随着他的精神,王阳明以超越时代的智慧给大明王朝注入了新的思想,“知行合一”等哲学理论更是流传千古,连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受到他的启发。正如鲁迅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阳明,我相信他还会继续活下去,万古长青!
在明朝艺术领域中,我想无人能出汤显祖之右,有着“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他,从事艺术创作并非他的初衷,他原本以为能够在政坛中大展拳脚,平步青云,却不料造化弄人,攀上了艺术的高峰。在被发配边远之地后,潜心创作,一部《牡丹亭》惊艳世人,正如世人传颂“牡丹一出,西厢失色”。
“以史为鉴”可不可以“知兴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读历史,除了使人少一些匠气之外,还能多一些从容。历史就像风筝,它超越所有想象,又让想象落地。它御风而行,携裹着命运和人性奔向没有终点的终点,那个终点既已知又无常。
纵观全书,当年明月以另辟蹊径的文笔,重塑着大明的精神血肉。即使我们横隔着历史的长河,但通过流动在指尖的文字,仿佛依旧能够听到明王朝的晨钟暮鼓,袅袅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