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想法挣钱思维

现代人,你升级到几点零了?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3人  醉余堂主人

我发现若干年前自己说的一些话、脑子里面的一些想法,若干年后,发生了改变。以前认可的,现在可能否定了;以前否定批评的,现在可能积极接纳了。

比如说,对大城市化的客观趋势的认识,多少改变了自己多少年前一切要绝对“平等”的心态。以前觉得大城市房价太高了。房价最好要调整到普通人打工没几年的收入就能轻松买一套的程度,那才叫合理嘛。现在才知道这种良好愿望的逻辑是无法生存在现实土壤里的。离开客观规律的“想得美”不仅仅无法实现,而且还有可能让我们瞎折腾,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大的危害。就像农业要增产,是无法通过给庄稼听小提琴音乐或者晚上给他照明这种方式来实现的。看过一篇冯学荣的文章《杜甫是怎样搞垮大唐经济的》。这篇文章中,在一个虚构的“大唐居者有其屋委员会”主任杜甫如何解决大唐居民的房子问题的一系列故事中,幽默诙谐地阐述了,如果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做,只凭自己一腔热血,是如何荼毒国计民生的;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表达的“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由鲜花铺就”的道理。才知道自古圣母多败事,从来情怀误苍生。原来哪怕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也需要按照最朴实的规律去做,否则再充满情怀,也终以闹剧告终。这些观点跟我早年以情怀角度看问题相差太大,所幸,愚钝如我,也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修正了自己以前的看法。

还有,对于传统国粹的看法。自己自诩为珍视传统国粹之人,往往觉得传统之物皆精髓。很多传统的逐渐消亡会让我慨叹多么的世风日下,却没有注意到一些基本事实:唐装汉服精美大气,却注定已经无法成为我们日常的办公行头了;书法博大精深,但时至今日,也只能保留其艺术欣赏、修身养性的功能,再去用毛笔来处理日常公务显然是不现实的了;当年(现在也还是喜欢)被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带入昆曲的美丽梦幻世界,但戏剧家、作家章诒和认为,面对传统昆曲,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远去,看着她死去”,其实从市场的实际反应来看,确实也不容过于乐观。还有不少“国粹”,在千年传承之后,往往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不便展开,争议过大。但是有一点,过往的不少传统往往建立在当时低下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时至今日,世易时移,很多因素发生了变化,文化、传统、观念等等理所当然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既要对祖先感恩崇敬,但也要看到并承认,在很多地方我们已经进步,超越了祖先。这一点就如同,我们的后代若干年后也将会超越我们。一些现代的社会时尚、通行世俗也必将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答不答应。时代的进步,本来就如此。

对于教育,我曾有一段时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让人快乐的。现在看来,这个结论太模糊。让人快乐的可能是正确教育的结果,却不一定是教育过程的全部。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孩子有可能是很开心的,因为在教育的内容中就包含一些新鲜有趣的内容和形式,但也有可能是不快乐的,因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失败、爬起、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的过程。它并不一定都是快乐的。如果用教育的过程必须快乐这个标准来衡量,估计几乎没几个人符合这个标准。因为成长的烦恼与痛苦人人都有。没有痛苦蜕变,哪有茁壮成长。

对于商人、金钱的看法也是。早些年觉得“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这种想法极其幼稚。而且这些观点也是从某些书某些片面段落里面得来。自己并未经商,没有相关经历体验,如何能随意下结论?所以,那时候的幼稚看法只能是浮于表面、人云亦云、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所致。现在才逐渐了解到,其实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市场才是最大的道德。哪个行业都会有不好的人,我们不能用一部分人来评判整个行业。金钱本身无好坏,人不是因为金钱才变坏,之所以变坏,是因为人本身。金钱只是个工具,你要用它带来美好生活,还是带来毁灭,不取决于钱,而是取决于你自己。说钱才把自己带坏的人,是耍流氓。

当然我也并不过于感叹自己以前怎么会那么笨,那么眼界狭小。因为人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的。我只是感叹,自己学习速度还不够,所以自己才改变得才那么慢。

努力学习,时时更新,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加油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