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问题出在那里》

2020-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就这样一直到死

    书让我混淆了理想和现实的界限。

    每当我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个念头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书教给了我很多东西,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不切实际的愿望。在读完王小波全集后,我立志要成一个作家,投身于伟大的文学事业,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详细计划,研读文学书籍,打好根基,每天写作,不断练习,建立语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作为素材,每一条都是行之有效又具体的办法。像所有梦想衰败的过程一样,刚开始热情高涨,随着付出看不到回报,渐渐心灰意冷。一直到现在,我都会偶尔会写写,但是我心里清楚,一切都早就结束了。又或者说梦想从来没开始过。怎么表达并不重要,因为结局是一样的。

我用书中的模型和原则构建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用这个乌托邦去要求现实,结果就变成了世人眼中的笑话。后来我把这个乌托邦缩小到自身,反诸于己,试图打造一个完美得自己和理想的人生,结果就陷入不断地自责和挫败中。

    写在书上的话,都是很难做到的。这是我读了无数书中,得出的最不愿面对的结论。梁启超在北大演讲时做人最重要的三条准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忧,惑,惧,正是时常弥漫在我人生里的情绪,永远无法根除,大概就是因为我做不到,大仁,大智,大勇。然而知道这个原因有什用呢,书又不会告诉你具体如何获得这些,或者我悟性太低,无法把其应用于实践。

      许多时候,书成为我的慰藉。正是因为现实里有太多的不如意,所以我才如此痴迷于书。因为痴迷于书,无法分出精力和时间解决现实问题,就更加剧了现实的不如意,这是一个首尾循环互相促进的圆。

      有些朋友喜欢称我为书呆子。因为我总是一个人独处,即使被迫加入人群,也很少发言,呆在一个角落里玩手机,在人多的地方,我感到连呼吸都是不顺畅的,更别提那些烦人的叽叽渣渣的声音。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我发现他们聊的话题永远是那几个,工资的多少,单位的八卦,女人,而他们每个人的观点永远也是重复的。每次被迫听他们一次次重复同一个问题,说着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怀疑,难道他们不觉得厌烦吗?,他们每次都用开怀大笑回应我,显然他们不但不厌烦,反而乐在其中,也许他们聚餐聊天就和我读书一样,都是对生活不如意之处的莫大慰藉,只不过我们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我是个很普通的人,并没有刻意去特立独行,但不合群的我,似乎被大家当做一个异类。我是从他们看我的朋友圈的反应来判断的,在我看来他们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我只不过偶尔发了些他们看不太懂的诗,或者写了些他们不愿读的散文。发朋友圈的初衷是为了展示自我,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想到反而离人越来越远,可能是那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没出现吧。

      有时候书给我欣喜,在读懂作者的潜藏在书里的内核之后,有时候书带给我寂寞,在自己发出去的声音没有回应,转而只能躲进书里的时候。在对日常的无聊和琐碎无比厌烦之后,我更愿意在书里的虚构世界里待着,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遇见一个陌生的人,听一个陌生的故事,它会带给你超脱于现实的悲伤,喜悦,愤怒,忧愁。我居然会一个不存在的人落泪,有时想想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象牙塔里呆的太久之后,我又会急切渴望回到现实,书里的景色描写的再美,不如我亲眼去看一眼来得震撼,书里的人物刻画的再鲜明,也比不过真实生活里平淡无奇的朋友。

        很多时候,我都分不清,自己是更愿意呆在现实世界,还是书的世界里?,可能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平衡点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