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精摘和读后感践行录

阅《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016-11-02  本文已影响271人  spiritTalk

想沐浴禅宗的人拿到它,却发现作者在到处诉说理性;想参悟摩托车维修的人读到它,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摩托车维修参考手册,作者在大肆阐述良知;当我遇到它,是在一次短途的火车之旅上,作者也正要开始他的摩托车之旅,我便在现实和书里的景色交映中开始了一段思想旅程。

作者从美国中部的明尼苏达州出发,一路向西海岸进发。为什么选择旅行作为故事的开始呢?我想,首先作者是个旅行爱好者,但和我们普通的旅行不一样,他觉得旅游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所以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前进,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其次,他选择骑摩托车旅行,如此可以沉浸在风景里,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存在。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玻璃在前面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就是这样,他沉浸在旅途中,留意自己的摩托车,留意自己当时的感受,一路游历民风,让思想漫过无边的草原、河流、高山,之前心底的每一个细小疑问、感触都被奇妙的大自然激活,然后像通往所有风景的道路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路。

作者正是通过旅行见闻以及沿途的风景,很自然地诉说他的摩托车,通过他和摩托车的关系来思考科技和人们的关系,透过他的摩托车维修艺术来讨论古典和浪漫,然后又追随斐德洛的故事,剖析他的思想,阐述理性和良知。本书的写作思路和角度很棒,在旅行中探讨哲学,在摩托车维修中剖析自己,在美丽的风景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到处充满了类比和隐喻,让人在旅途中思索,在思索中前行。

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有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去记录、探讨,但我并不打算泛泛而谈,我更希望通过某个切面,融入我的认识,来回答我自己在阅读时内心的疑问。

作者之前也是一个骑行菜鸟,更不懂摩托车维修,一次因为活塞出了问题,送到修理店去维修。两个礼拜后,发现时速超过75英里时毛病又出现了,不得不再送回修理店,维修人员责怪说使用不当,争论一阵后,决定做一次高速路试,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他们更换了汽缸,然后换上较大主汽化器喷嘴,在调整挺杆的时候维修人员因为方法不对,把铝制的挺杆盖子弄坏了,于是用榔头和錾子把它们敲松,然而錾子却把铝盖凿穿了,榔头没能打到錾子上,把两个散热片给打破了。最后,他愤怒地选择离开,带上赔送的零件,只能小心翼翼地骑回去。几个礼拜后,他自己找到了原因,在内部供油系统上有一根销子被剪断了,以至于在高速的时候,油没办法流进去,而修理师傅却没有发现销子断了,那是前一个修理师傅在组合侧盖板的时候,不小心剪断的…

以前在编写程序时,我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有时在使用第三方组件或库的时候,不求甚解,当我把功能逻辑安然交给它时,却并没意识到那却是噩梦的开始,随后在某些场景下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bug,通过网络搜寻答案时,在各种说法中翻转腾挪,战战兢兢,我像是那个修理工一样,并没有真正去思考,只是触及了问题的结果,而不知道原因在何处。后来,需求变了,我也彻底懵了,显然我没事先考虑或延伸到其他场景。最后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顶着压力,熬着夜,把用到的逻辑和实现方法彻底弄懂,也思考总结当中的利弊,以及怎样去改造从而切合自己的业务需求。

后来,我学会了在编程前,在解bug时运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工程人员,如果你在意自己手头的工作,会很自然地从一开始的模仿过渡到对模仿对象的剖析,然后尝试着对其加以改进或改造,即便你没有思考过这个过程,它也会很自然地出现,因为我们为了得到合理的实践或正确的结果,我们就要顺着系统、原理甚至机器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在遵循这样的方法,它在广义上就是逻辑。

在解bug时,我们经常会用到逻辑上的“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表象进行观察,然后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比如,我们通过查看错误日志观察到某些操作下会导致软件的bug,虽然有时候能通过错误日志定位到具体的代码问题,但往往我们还是会观察用户的操作,然后我们重新按着操作步骤去验证错误会不会重现,如果每次都重现了,那么我们便能归纳出这个bug发生的原因,顺着这个步骤就很容易进行修复。

如果我们不知道用户的操作步骤,或者我们去验证时并没有重现,那么我们就需要以bug为原点,重新去审视它周围的代码逻辑,我们在脑海里罗列、推理每一种情况,有时也会在纸上画出这些演绎的过程,通常在我们梳理整个流程的时候,问题就自然浮现出来了。摩托车维修人员知道喇叭是受电池控制,如果电池用完了,喇叭自然就不会响了。反过来,如果喇叭不响却并不能说明电池没电了,也有可能是线路出了问题,接着就会去假设,然后去验证这些假设,从假设的验证和排除中找到真正罪魁祸首。演绎法就是这样,它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

要解决一般思维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观察和系统、文档中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就能找到解决之道。这种交织混杂的正确程序,就是所谓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我们正是因为找到了科学的方法,秉持了科学的观念,才打破了自然的力量、教会的枷锁,然后迎来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成就了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仿佛人类就会这样沿着科学的道路一直延续下去…

摩托车出了问题,程序出了bug,我们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找到原因,最终去验证去解决。那么我们内心出了问题呢?当物质水平超出了人们的需求,我们跟工作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身处发达的科技社会,我们就幸福了吗?


本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