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读后感
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等级标志?划分等级的标准是什么?
在今天这个时代,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社会观念的进步,这一问题已经不那么容易回答了。
这本书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者说到:“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它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的、你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的混合,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等级地位。”
对于等级的理解,我还停留在中学时代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阶段,她说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富人和穷人这两类划分,还有一类人---贵族,她说有钱人不一定是贵族,但贵族除了有钱,还必得高贵、优雅、有风度,当时不太理解,现在明白老师所指的贵族就是具备了金钱、学识、教养以及格调的人。
有一句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一个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格调。人的生活品味随着他的成长一旦形成后,一般不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使经由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也收效甚微。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经常看到腰缠万贯的富豪,其举止和品味却还保持着昨日“贫民劳动者”的本色。
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想到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熟悉的人的生活,然后根据作者提出的言行举止特征来检验自己和别人的社会等级,会感到害臊和汗颜,因为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竟然都缺少品味,自己原来是个没有多少格调的人,而且会发现以往自己认为的那些很有档次的人,居然也只能算是中产阶级甚或是贫民阶层里的一员。
真正的顶层人士,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是看不到的。
作者称他们为“看不见的顶层”,这类人完全依靠继承来的财产。而且这个家族财产,已经可能传了三代或者四代人了,比如说洛克非勒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等等。他们通常会为了避免普罗大众的羡慕嫉妒恨或者为了躲避媒体的曝光、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而选择销声匿迹,他们的豪宅不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范围内,往往是建在某个风光旖旎、风景秀丽的小岛上。
有趣的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士,也同样隐而不见。
他们不是被收容在一些公共机构或幽闭在修道院里,或隐居在寺院和群居村里,就是在躲避那些想索回自己的车子或者家具的债主。总而言之,同样会选择销声匿迹。
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是见不到处于金字塔顶端和底端的人的,这也验证了一个原则---“两级相通”。
那么作者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观察后,作者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开什么车,车里的装饰,看什么电视和书,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等等。
书本的章节分布也是从住房、消费、休闲、摆设、精神生活、谈吐等方面罗列了九个等级人士在生活品味方面的差异。
读的过程中让我一阵汗颜,真的觉得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大到房屋结构、车道车位、小到房间陈列、用餐时间、养的宠物等等,无不释放着等级信号。
比如书中描述了从车速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等级---“阶级地位越高,车速越慢。喜欢开快车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想给坐在旁边座位上、出身和自己相当的女孩留下深刻印象的上层贫民中学生;另一种是没有安全感,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忧心忡忡的中产阶级,看了太多关于赛车的电影,故而认为开快车富有浪漫情怀、性感而刺激。事实上,要想做上等人,就得开的慢、开得稳,消无声息沿着路中央行驶。”
房间的饰品、室内陈设、装潢也很考究,穷人是考虑经济实用,而有钱人考虑的是美观、是独一无二、是品味。
这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的情节,以刘姥姥之眼,我们看到了大观园极尽奢华的全貌,也透过大观园的布置看到了贾府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我们普通人是不是就没办法突破自己的圈层了呢?
作者提出了X阶层这个概念,即指那些有品位、有创造力、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得体但并不富有的阶层。金钱固然重要,但是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认可、尊重和赏识。品位和格调在社会阶层中更为重要,而品位和生活格调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这就给了人希望和信心。
法国后现代大师罗兰巴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他所希望的理想生活,他说“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钱和权力对于一个生活在商业社会里的人来说不可不无,否则你会生活得没有尊严和安全感。但无止境地追逐金钱的生活也不值得,因为缺少品味。那么罗兰巴特渴望得到大量闲暇用来做什么呢?他简单地回答道:“读书,写作,和朋友们交往,喝酒,听音乐,旅行等等。”简言之,过有品位的生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想想,你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