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揍

2023-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晓月

挨一次打,就长一次记性,这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小时候我妈打人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笤帚疙瘩、柳树条儿、葵花杆儿,反正总结使用的优点就是主打一个方便顺手、省劲儿、打人还疼!

我家住在村子的西头,离村不远有一条铁道,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小火车站,只要有火车经过,都能听到火车那种节奏缓慢又规律的咔嚓咔嚓声,还有经过道口的鸣笛声,如果坐在家里窗户门儿都能感觉到震颤,那时村里人不常上市里,除非年节采买,才舍得花上几块钱买一张硬座票去市里。

但小车站是我们儿时探险最常去的地方,虽然家长们都三令五申勒令孩子们不准去,但阻不住半大孩子对未知的探索,这些孩子里也包括我哥,而我是我哥的跟屁虫小哭包。大人们越不让去的地方越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

我哥通常都不愿意领我,因为有时候他撒谎,总会被我拆穿,主要那时太小,总理不清我妈说话的逻辑,真不是故意为之的。但我妈要忙地里的活儿,哥哥就摆脱不掉去哪儿玩儿都得带上我的命运。

一帮小孩儿其实总是会在小站附近玩耍,小站里的旅客平时很少,偶尔有一两个着急去市里办事儿的,也大多认识村里面的孩子,甚至还有人故意吓唬我们,说给我们买糖,邀我们和他一起坐车去,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把我们卖了,卖到再也找不到家的地方去,给别人家当孩子去。

和我哥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们那条街上有五六个,都是男孩儿。才不怕那些大人的吓唬,一个个吐着舌头跑远,嘴里嚷着:“我们才不会吃你的糖呢!”“我们会偷偷逃跑,你根本抓不住我们!”

然后一群孩子就撒丫子跑远,沿着铁道牙子一直走就能走回家,趁火车没过来的时候,在枕木之间跳来跳去,有巡道工见了,总要大骂把孩子们赶跑。

甚至有大些的孩子会在看见火车快过来时,横穿过铁道以显示自己的胆子大,被村里附近干活儿的大人看到,甭管谁家的,总要上去扭着耳朵揪回来,骂上几声,或者踢上一脚,别指望这事儿自家大人会为你出头去找人家理论,说不定那人和自家大人告状,自己还少不了挨父母一顿胖揍。

在这件事情上,村里大人们的意见是出了奇的统一,他们心照不宣,我们这些孩子却自以为聪明,总是想方设法儿绕过他们的视线。

据说有一个人在铁道旁边捡到了一颗奇怪的果子,家里人都没见过,也不知道那个浑身长满小泡泡的东西怎么吃,后来是少数有见识的几个人才认出那东西叫菠萝,在市里才有得卖,但村里人也舍不得买。大概是从铁道上拉水果的货车上掉下来的。这也是孩子们愿意去那铁道边儿寻宝的原因之一。

我们那一次的寻宝之旅,就是因为有个孩子听说了这个事情,所以才邀了几个孩子一起去的,但沿着那枕木走了一段实在是没什么收获,加上我年纪又小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哭着要回家。

我哥极不耐烦地把我安顿在路边,告诉我:“你坐这儿歇会儿不要乱跑,你在心里查数,查够一百个数,咱们就回家!”

哥哥是笃定只有五岁的我,又没有幼儿园可上,哪里会查到一百个数,说不定查到89就又返回去了。

和我差不多大的还有一个小女孩儿比我小一岁,也是走不动了,无疑我俩是整个寻宝队伍的累赘,所以我们被留在路边儿等着,他们继续向前,开始我俩还能互相玩儿,不知啥时候就玩儿得累了,睡着了。

等我听到火车的咔嚓咔嚓声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下去了,然后我看到一列火车从面前的铁道上飞驰而过,车都过去了,从另一条铁道的两条枕木之间爬起来和我一起被留下的那个小女孩儿,睡眼惺忪的揉着眼睛。

哥哥和他的小伙伴儿们惊慌地跑了回来,对我俩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告诉妈妈在这儿睡着的事情。可不知道是那个小女孩儿被吓到了,还是在外面睡着吹了风,回家发起了烧,最后瞒不住了,集体东窗事发。

我妈把一根葵花杆一掰两段,折成双截拿在手里,问哥哥是不是一起去了,哥哥不吱声,妈妈严厉的目光就扫过来看着我。

“我睡着了,我不知道!”我一紧张,就交待了,但无疑是给哥哥的危机雪上加了霜。

妈妈立马就明白了,抡开双截葵花杆就向哥哥的屁股上招呼,边打边问:“说,还去不去了!”

哥哥边哭边答:“妈,别打了,我再也不去了!”

我吓得直哭,跑过去抱妈妈大腿,我大妈闻声赶来才算是把哥哥解救出来,扒开裤子一看,哥哥屁股上被抽得青紫一片,有严重的地方泛出血印子,触目惊心。

“你吓唬吓唬就好了,还真打啊!赶上后妈了!”大妈有些心疼得眼含泪花,数落我妈。我和哥哥都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在我们没出生时就过世了。所有来自长辈的宠爱大多都来自于大伯和大妈。

后来哥哥在家休养了大半个月,不能仰卧睡觉,不能坐着吃饭,着实是打得不轻,但也真管用,从那以后我们就离那条铁道远远的。再没去过那里玩儿。听说村里也有想不开的妇人或老人去卧轨自杀,有救回来的,也有不那么幸运的。

不去铁道玩儿之后,哥哥发现了新去处,就是我们村里有个砖厂,经常在村后面的一块儿荒地上挖沙子,天长日久那里就出现了一个大沙坑,如果夏日连着几天下雨,那个沙坑就会集下雨水,成为村里孩子们的天然游泳训练场,但安全隐患也不少,有时沙子遇水坍塌也埋过人,大人们也是不准去的。

但哥哥偷偷去,被妈妈逮了正着,又少不了一顿狠揍。这次挨揍哥哥以都是男孩子,游泳要脱衣服为由,说啥也不带我去,把我推给邻居家一个姐姐照顾,真的不关我的事儿了。

记忆深刻的两次挨打,都与性命有关,那时年纪小,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觉得很冤,但现在想都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的。

平常我妈是很少发那么大的火的,只是她表达不出太多温情的语言,他们那一代人很少把爱挂在嘴边,可能是不会,也可能是羞于表达。

我爹很少管教我和我哥,连重话都没有过,更不可能对我们动手,大概他的方式都是无言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他在我们的童年好像出现的次数特别少,一直都奔波在路上。在家的时候也多数都在补觉。

直到我们都成了父母之后才深刻地理解了当初的父母,才能于那些琐碎细微的生活片段里发现端倪,安抚内心那个曾经无助的小孩儿,他们是爱着我们的,只是方式不那么科学和正确。

如今看过了生死,才对生命产生更深的敬畏,原来那些危险曾离我们如此近的距离。才明白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儿,都会过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