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有智慧?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卢嘉敏

利维坦按:哈哈,厚着脸皮将文中列举出的“智慧六个组成部分”对号入座了一下,除了相对缺乏调整情绪的能力,其他五项自认为还都具备,尤其是最后一项:接受生活的不确定。

回到文章主题,不论东西方的语境多么不同,但大都了解“智慧”不同于“智力”、“智商”,也不等同于知识。佛所言“分别智,平等慧”,有平等慧为基础的分别智,才是洞察万物的大智。中国传统中关于智者的描写数不胜数,“休言舍命陪君子,莫道轻生亦丈夫。值此良宵虽尽兴,从来大事不糊涂。 ”而已故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这首打油诗,在我看来也是对智者晚年的绝佳写照(大事不糊涂,可以阅读杨宪益的英文自传《White Tiger》)。


文/Anil Ananthaswamy

插图/Matthieu Bourel

译/Curie

原文/nautil.us/issue/36/aging/the-wisdom-of-the-aging-brain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由Curie在利维坦发布

电影《遭遇陌生人》在2011年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导演伍迪·艾伦被记者问及自己年龄的问题,他一如既往地用他悲剧式黑色幽默回答道:“衰老是一笔不划算的交易,沾不了一点好处。我现在74岁了,没变聪明,没变机智……然后还腰酸背痛、吃啥都消化不良,所以变老是一场坑爹的交易,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你们要避免变老。”

image

伍迪·艾伦(1935-),图源:FanSided

除了你的骨头嘎嘎响、便秘消化不良之外,变老就没半点好处了么?实际上,至少对于幸运的极少数人来说,变老没有伍迪·艾伦老爷子说得那么惨,****反而一个人变老可能会变得更有同情心,更智慧。对的,你没看错,智慧。

老了之后大脑某些区域的代谢能力的确会下降,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与利他和社交有关的大脑区域可能会代偿性地发生变化,以补偿下降了的功能,而这些变化过程可能会孕育出一个人的智慧;对于一些人来说,学会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能让心境平静如湖水,有更包容的社会意识。我们甚至能够驱动自己变得智慧。

尽管在古代历史上人类一直对智慧孜孜以求,但直到40年前“智慧”这个名词才被人认真地作为一个实证研究去对待。薇薇安·克莱顿(Vivian Clayton)在加州奥琳达专攻老年神经学,20世纪80年代她本科毕业后开始认真去定义并量化“智慧”。她考究各种有关“智慧”的古代和现代文献,定义出智慧为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行为,通常涉及到社交种种场合——在一个人拥有一般常识的基础上,加上深思熟虑、反思和同情之后,所做出的行为。

从脑活动上来看,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有一些心理学家也来凑热闹研究智慧。瑞士一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认知发展模型,他认为认知是我们能够抽象思想的最终一步,是一个理性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先不管伍迪·艾伦老爷子对变老的埋怨,认知是否就是人类能力的巅峰了呢?心理学家猜想,我们能突破这天际,这些超越范围内的智慧值来自于生活经验,而越多经验就与你年纪越大有关。

这些问题让德国心理学家保罗·波尔图斯(Paul Baltes)和同样是心理学家的乌苏拉·施陶丁格(Ursula Staudinger)开展了一个叫“柏林智慧项目”,是最早开始定义智慧的研究项目。现任哥伦比亚大学老龄化中心主任施陶丁格表示,在认为智慧是人类发展的巅峰这句话上,有一定争议。

他俩把智慧定义为“对人类生存状况有至深的洞察和理性的判断,懂得如何去计划、管理和了解幸福生活”。

虽然大家一直默认成为一个智者,你就必须得变老(译者注:想想古装片那些的仙鹤智者,不都是银发飘飘么= =),但他俩的研究证明达到智慧你不仅仅得变老,身体变老这个过程中还有其他生化机制互相协调以达到智慧的。首先,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机器,在变老过程中,你的大脑无疑是会衰退的,是器质性,就是说大脑的“零件”比如说神经元数量变少、各神经之间的连接开始减弱、从而大脑新陈代谢和处理新信息的速度肯定都是变慢的。在25-30岁之间,这台机器会达到它最佳的运作效果,然后就会慢慢“生锈”。

既往很多研究都已证明变老的“生锈”的大脑运作变慢,比如在处理心理问题上绝对是减弱的,又由于内侧颞叶系统和前额叶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导致短期记忆和执行能力衰退,这些能力对计划生活、多任务处理和说话流利度等等都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所有大脑功能都在流逝。“有一些东西并不会衰退,那就是逻辑推理和认知功能。这些是靠知识和经验支撑的。”施陶丁格说。

这些依赖知识和经验的功能在40-50岁达到巅峰,并达到一个平台期,直至到一个人临终那几年才开始慢慢下降,所以这些功能就能让一个人达到智慧的程度,只要你保持很好的心态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交活动。恒河猴的实验能支持这一观点。

image

树突棘,图源:NeuWrite San Diego

那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是怎么样维持这些不依赖“零件”的大脑功能呢?神经上有一个结构叫树突棘(dendritic spines),是一个神经元的突出向另外一个神经的轴突伸出如树根一样密密麻麻的触手,想象这些触手是有一个拳头和手臂的,一些触手手臂很长,但拳头很小,这些触手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弱,但一些手臂很短而拳头很笨重很大的,称之为“蘑菇触手”,被认为是“长期记忆的核心部位”,是不受年龄增长影响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人家学新兴事物非常困难,而一些需要长期训练的技能比如弹钢琴啊这些不会忘记的原因。

2006年波尔图斯死后,施陶丁格继续他们的研究,已经到了区分一般的智慧和个人的智慧。她发现,一般的智慧,就是给别人做出聪明决策的智慧会比较稳定,而给自己做出智慧的决策则比较难,所谓旁观者清大概如此吧。

历史记载中比较典型的智慧人物就数以色列所罗王吧, 他被认为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智慧人物象征。从前有个故事,一个宝宝被两个女人认领,她俩都声称是这个宝宝的麻麻,让所罗王评评理。所罗王说有俩女,只有一个宝宝,要不把宝宝劈两半你俩一人一半呗。有个女人哭得泣不成声,说宝宝不应该受这种罪,愿意让给另外一个女的,所罗王就知道这才是亲妈。施陶丁格说,在这个故事里,所罗王作为旁观者,表现出广义上的智慧,而所罗王的个人生活则十分糟糕的,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野史。

image

相传所罗门有着解决复杂纠纷的智慧,但对于其个人生活而言似乎没有太好的智慧。图源:Dea/A. Dagli Orti

大脑中可能有特定神经回路与智慧相关。

在加拿大安大略滑铁卢大学研究智慧的学者伊戈尔·格罗斯曼(Igor Grossmann)认为智慧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相关。“西方文化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每个人对自己都有很清晰、个性独立的定义。”

但这反而让一个人很脆弱。“你会发现,当一个人的自我身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不擅长在压力之下进行理性的推理,而是迅速地将自己武装起来捍卫自己的身份。”

他手头的几个跨文化研究表明,重集体主义、团队意识的人比如日本人,他们就不容易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威胁或侵犯,从而更能够做一些明确的判断。

但有研究表明,就算有些人很容易被激怒被冒犯,也可以通过与内心的自己产生距离感而更好地对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临床心理学家把这过程称之“去中心化”,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做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中的“旁观者”(译者注:也有点像渡边淳一说的增加对外界“钝感力”,不要过于敏感)。

格罗斯曼说,等到我们年纪大了,不再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过于执着,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理智的判断。其中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是以一种互助互爱的方式生活,多与人交流,从而不感到孤独或受到威胁。

image

图源:Psychology Today

“年纪大了,并不是一切的一切都在失去、衰退。体内有很多新陈代谢是灵活的,就是我们可以干预训练这些代谢过程的。”格罗斯曼说,“比如通过冥想,想象自己从身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观察者从第三者的视角看自己。”

已有很多证据表明,冥想的确能引起神经生物学上的变化。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萨拉拉扎尔实验室出了些数据,已经表明仅仅八周的冥想就可以增加与执行功能、工作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灰质密度,更重要的是,冥想还能影响智慧的三个维度:同情、移情和旁观事物的能力。在她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冥想组的小伙伴在20至30岁的前额叶皮质的某些区域密度跟他们到了40至50岁的时候是一样的,即没有变化,他们的前额叶皮质的某些区域密度还是年轻的模样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前主席、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山姆与露丝·斯坦因老龄化研究所主任耶斯特(Dilip Jeste)推测,大脑前额叶皮质可能是负责与智慧相关的其中一个大脑区域。

image

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是额叶的前部,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皮层的前方。图源:维基

为了了解智慧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耶斯特等人用了很多种方法。第一个是大量广泛的文学调查,以确定那些研究人员是如何定义智慧的意味。第二,他们组建了一个专家小组,调查他们认为智慧应该有哪些特点(耶斯特认为智慧是一种特征,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专家们匿名上交自己的答案,写了自己认为智慧、聪明或灵性应该有哪些特征,每一种特征可能在这三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很显然,专家认为这三个维度是有轻微的概念重叠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独立的,”耶斯特说。例如,“明智的人是聪明的,聪明的人不一定明智。”

第三,他们还去采访了已经接受临终关怀的患者,去了解这些到了生命尽头的人对智慧的看法。最后,他们解决了一个混淆智慧研究的问题:文化特异性。在医学人类学家和一些特殊软件的协助下,耶斯特分析了《薄伽梵歌》(The Bhagavad Gita),一本被认为是印度教的哲学基石的书,这本书可追溯到公元前几个世纪.。“我们看着智慧及其同义词,就像灵魂和反义词,像愚蠢,愚蠢的,”耶斯特说。 “我们想知道这些话被引用了多少次,更重要的是看这些词语是怎么被运用在这本书的上下文场景中。”

他们的分析显示, “让我们惊讶的是,组成智慧的几个部分,看似神离,实则貌合的。”耶斯特说。

image

通过对《薄伽梵歌》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智慧的认知有着跨文化的趋同。图源:Godong/UIG

组成智慧的六个组成部分:****有实用实在的生活常识;有调整情绪的能力;善于社交,这就与我们之前说到的同情、利他主义和恻隐之心有关;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决断力;最后一点是,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六个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不会怎么变的。 “从数千年到今天,为什么智慧的概念至始至终没有变化过?“史密斯说, “我认为,这表明了它应该是基于生物学的。如果它是基于生物学的,那么它在哪儿呢?显然是在大脑里的,但又在脑中哪里呢?

于是乎,耶斯特的团队回到了各种大脑的文献中。他们针对这些智慧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反义(如愚蠢),研究了大脑影像学,遗传学,神经化学和神经病理学;例如,与调节情绪能力的相反是冲动,善于社会活动的反面就能在反社会人格的行为中找到。

他们还在由于受伤或中风而有脑损伤患者的病例报告里受到了启发。 耶斯特说,有个病例是一名20多岁的聪明年轻有为的士兵,非常有才,情绪非常平稳,已经完满圆婚了。有一天,他开着吉普车不幸压到了地雷。这次意外造成的脑损伤完全改变了他的个性。后来他离婚了,又再婚了三次。他连送报这么简单的工作都无法完成。他那次意外脑部损伤就是在前额叶皮层。

除此以外,研究者还在行为变异性额颞叶痴呆(bvFTD)这种神经变性疾病上得以更深入理解“智慧”。这种疾病的损伤或多或少都是在前额叶皮层上。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经常选择困难症,拿不好主意,缺乏洞察力,容易冲动易怒,甚至有些反社会。 “你看这些症状,都是一些智慧的对立面。”史密斯说。

在一项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记忆与衰老中心研究的2397例患者病例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相比,诊断为bvFTD的患者更可能从事犯罪行为。研究人员写道:“AD患者通常违规行为是交通违规,这与疾病本身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bvFTD的患者犯罪行为包括盗窃,交通违规,性侵犯,非法侵入住宅和公共场合小便等。”

对于耶斯特来说,证据是挺充分的。 “基于这些证据,我们考虑大脑是有一个与智慧相关的神经回路的,”他说。这个回路可能会涉及到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推测,遵守纪律和自我保护),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与物种生存的“善意,利他,社交和情感行为”有关),前扣带(调解前额叶皮质区域神经回路冲突的)和具有杏仁核的纹状体(与大脑奖励机制有关)。

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一些恶趣味、猎奇的笑话。

image

图源:Visual News

耶斯特表示,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智慧是平衡的。如果你是非常nice的利他主义者,你把一切都交给他人的话,你生存不下去。当然,如果你只索取而不给予的话,物种也无法生存下去,其中必须有个平衡点。”

尽管证据蛮充分的,耶斯特仍然谨慎地说:**“我们不好说这就是负责管理智慧的大脑神经回路。” **“我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假设,实证研究可能会表明我们的假设是完全错误的,或者怎么样才是对的。这都没所谓。”

搞这么多,这与衰老有什么关系? 耶斯特指出,老龄化与大脑活动发生变化有关。例如,有一种叫做“老年人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减少”(HAROLD)的现象(译者注:HAROLD模型是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完成某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非对称性减弱的现象),在青年时期脑活动较少的前额叶皮质部分(是左半还是右半有个体差异)到了老年时呈现出活动增加的趋势,从而总地增加了前额叶皮层的脑活动。老年期间的大脑活动也从枕叶(处理来自外界给予自身感受的区域)转移到前额叶皮层。

说了那么久,其实上面没有一个是说老年人自然在变老过程变聪明的。 “智慧和变老不是同步进行的,”耶斯特说。 “你遇过很智慧的年轻人,也看到非常不明智的老人。应该说随着年龄增长,可以有助你变得更聪明。

image

插图/Matthieu Bourel

但为什么?耶斯特也经常扪心自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各种小病痛都浮出水面、全身病痛行走不便。 耶斯特说:“从物种的角度来看,如果老了的我们,已经对物种没有利用价值、没有贡献的情况下,还继续让我们身残志坚地活下去,应该是没有道理的,除非是在变老的过程有些东西补偿了。” “我们想就是智慧。”

最后,还有一个与老年人的智慧有关的研究是探索幽默的。原来,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一些很莫名其妙的奇怪的笑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一些不仅仅是一些双关语,而且有整体不违和的笑话更好笑。波士顿学院的神经心理学家希拉姆·布朗(Hiram Brownell)说:“智慧会对于毫无违和感的笑话更感兴趣,而不是对猎奇的笑话感兴趣。”

施陶丁格担心研究者从太宏观的角度看智慧,而淡化智慧的本质。首先已经确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是能够表现得更好的,但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过一个均衡、平衡的生活。众所周知,老年人更能积极向上,并避免消极情绪——这也是智慧体现之一。但这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得越来越能融入到社会中,更具有协调妥协能力,但不一定是明智的。

施陶丁格说,智慧包括处理消极情绪,“实际上是长期保持负面情绪,从而得以从负能量中学习,而不是完全消除它或避免负面情绪。”她补充说,“我们生活在病态的社会里,我们要做的是成长,而不是调整。

施陶丁格等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了1200多次有关智慧采访,受访者年龄介于12岁至95岁。她认为不到1%的受访者表现出智慧所必需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拥抱负面情绪和学习能力,倾向于思考下一代以及对当前需求等等。施陶丁格说:“很少有人能超越自己身体的能力,超越自我达到智慧。”

智慧的定义能让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在年龄增长的过程学会慢慢达到这种崇高的状态,而且过明智的生活,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人类物种本身有益。

image

图源:arpapsych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