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2018
宇:
见信如晤。入湘离家已有月半,新学新境了已熟舒;暑热时令渐至清秋,思家念亲犹或怅然。十八成人,虽涉世故,然言行修为仍应不殆不漶于浮华沉淡;业学离家,虽为必然,但只身千里犹免不了牵肠梦萦。今书信一封,微言衷肠以期寄思引发。
长沙别过,芳草萋萋,明月皎皎,几回梦中。襁褓之中,明眸善睐;幼园欢舞,精灵几怪;入学十二载识学达理,栉风沐雨砥砺而行。读红楼三国,作冰雪文字,看柯南鉴宝,探妙趣风物。不辍丹青,可悬于壁上,更为挂于心间,揉炼为至美的性情。相伴成长,晨担风露,暮踏月色,终有所成,实足慰心。人言父母茹苦含辛,我谓陪伴的历程是无上的幸福、开心,无苦无屈,含饴茹蜜。十八载悠悠而往,你在成长,为父母者何尝不是在成长?岁月不曾伤逝,而是在期盼和意外的美好中经历。斗转星移,环宇兆亿光灿,行路从未暗淡,只有心境的起伏。
所谓学路,犹如拾阶而上之攀山曲径。若仰望过甚则生畏倦而自卑,沉浸于俯视则轻慢懈懒而自大。于斯学境,则立于当下有仰之梦、俯之气平视而行。此时大学,又恰在行至阔台,分水之岭,或满眼景致或一暮烟云皆在此时。为信念和喜悦而求学,就应在求学中求证信念、体验内心的欢悦。学习不仅为充实自我,更在乎内心的体验历练。老子曰:勿助,勿长,不应,不变,无知无欲。非言不求,而是言明心态,求学或是遵从内心,亦或取悦世俗?唯有舍其己之虚浮遵从人之需要,才能我顺人背。揣而锐之、激锋偏芒,惑于外诱、动摇信念皆为毁因。念念不忘、孜孜不倦、克己为人、知足常乐方为正心。建筑之学为营造艺技,堂舍人居,亭榭观赏,或为用度,或为形式皆不离于人。人之需求,在物质更在于心念。及精神层面牵涉之学科犹多,心理、文学、天文、地理、美学、物理、数术、宗教、哲学以及风俗神学……建筑学在现代学科中的确是有意思的学问,通识基础契合如此之广。若用其心,学堂之技艺可立身成业,通识之才可成为追求内心体验的坦途。唯有一心一意、旁征博引,在一米之宽求千尺之深、万里之长,方可入化境、百炼钢成绕指柔。
立于当下,未来看看方向、盯住目标即可,勿忧虑前路艰险,勿迷茫人情的无常。人生就是对未知的探索,用心更要开心,守常还需无常。苟日新,日日新。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友。同学之谊,共趣之友勿漫勿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师长之伦,上尊之序勿轻勿诋,感恩先贤,方可齐贤。
道理之言,犹可听犹不可听。为父母者,不言道理,似有不庄,故而唠叨。嘻嘻!有生之年父母永在其后,生活吃穿冷暖,无不挂想。只身在外,一定照顾好自己。钱物用度、学资费帑无需克俭。虽为父母,更愿为平格之友。更愿看到你的欢喜,倾听你的烦恼,分享你的成绩,分担你的压力,开悟你的迷茫,指引你的视界。愿为友乎?
祝祺顺安!
爸爸妈妈 戊戌年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