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道

30多年,母亲终于活明白了

2019-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沈树恩

就在母亲节这天,我的母亲,在来到我家30多年以后,到老了,居然明白了,明白自己被欺侮了。好似这是被第一次欺侮一样,于是她始终走不出这个弯,闹着要写信到县里省里,实在不行上北京。

站在母亲的角度,母亲是完全合格的,她成功地按照她的期望,把我们培养成听话、不惹事的孩子,成年后我们中规中矩,甚至逆来顺受。站在子女的角度,我觉得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听话的孩子,在社会上已经不吃香了。

我的父母用一辈子的经验教训,验证了一个道理:

越是忍气吞声,换来的只会是别人的变本加厉。

因为成分高,父亲四十岁的时候才遇到母亲,一个是被歧视夹着尾巴做人半辈子的父亲,一个是来自外省的母亲,注定接下来的半辈子继续被人欺侮的命运。

父亲在外,哪怕和三岁小孩子说话,都从来不带口头语,不带一个脏字。母亲每天晚上在家里,脑子里要做的一件事是,把一天的事情复盘一遍,回忆白天做的哪件事、说的哪句话,有没有引起别人的误会,有没有让人不高兴,有没有得罪到人。如果觉得哪句话说的不合适,母亲总是会说“那句话应该这么说就好了”。

农忙时节,我家向别人借农具,多半是借不来的。但别家向我们借的时候,哪怕我们紧赶着要用,也是会先给别人家用的。甚至有时邻居来借耕牛,父亲担心牛被虐待,会顺便贴上一天的人工帮别人家干活。

家里为了姐姐到镇上做工方便,拿出积蓄买了辆自行车。有次被邻居借了几天,还回时脚蹬损坏一个,父母没说一句话。姐姐气不过,推着车去找邻居理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和成年女人交涉,情形可想而知,没有办法,我姐就站在那家门口哭了一下午。最后的结果记不起来了,但姐姐含泪的无助的眼神,至今扎在我的心里。

我们上学时,父母的叮嘱永远是那句“不要打架”,就是这一句叮嘱,让我们的童年失去很多乐趣,为了避免和别人打架,我们只能减少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我们只能在被人欺侮的时候选择默默承受,因为如果我们去跟父母反映,也不会得到父母保护,相反得到的只是责骂。

领居家比我大两岁的孩子,无论怎么欺侮弱小,怎么欺侮我们,永远会有家人帮他撑腰。虽然这种霸道我们不提倡,但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更加有安全感。很自然地,我被培养成按部就班、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好孩子”,邻居家的孩子虽然没上几年学,但到外面打工敢闯敢干,挣得殷实家业。

多年以后,我的母亲和他的母亲,两位农村妇女,展开了一场关于读书是否有用的辩论,无论真理在哪方,辩论的结果自然是,以母亲脑子想得多、嘴巴讲的多,但说不到点子上的特点败下阵来,回到家里复盘的时候,继续唠叨我那句应该这么说,我这句应该那么说,同时还在担心,辩论的时候语气和用词有没有让对方不高兴。

姐姐到现在为止,对小时候很多事情耿耿于怀,对母亲不待见,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应该是从小没有得到母亲很好的保护。其实我何尝不是,只是姐姐的表现更加明显。我们应该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不应该责怪父母,但从小没有受到保护的子女,长大后在这方面抱怨父母,是合理的。

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当孩子回家告诉我,经常被哪个同学欺侮时;在公园,被别的小朋友无端打哭时,我的告诫是,“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打回去”。

因为我知道,哭没有用,你的哭泣、你的懦弱、你的忍让,只会换来别人的肆无忌惮。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现在母亲,在老了的时候,居然活明白了,明白自己被人欺负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年前,一直租种我家土地的孙子辈S君以其中两块田存不住水为由,哄骗母亲说要把地挖低一些,实则是为卖土赚钱,后来在地被挖去30公分厚度的土时被制止。

S君挖土卖钱的事昭然天下,事情败露,气急败坏,把地还给我家不种了,并扔下两块被挖的满目创痍的地至今不闻不问(作为晚辈在多少天的纠缠中,多次对母亲出言不逊,甚是难听),母亲被欺骗被怼,气不过,茶饭不思。

其实目前损失那么些土,加上事后自己找人善后也花不了多少钱,按道理吃亏一辈子的母亲应该不会计较这点东西,母亲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觉得,这么诚恳的对待别人,别人居然这么明目张胆的耍了她。

但母亲不知道的是,多年前一味的忍让,就已经为今天的事情埋下了伏笔。你一个劲地忍让,只会让别人不断地挑战你的底线,然后你越让步,你的底线就会越来越低。

柿子都捡软的捏,就是这么残忍,就是这么现实。

如果面对第一次家暴,就勇敢说不,那么就不会有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和第N次;如果面对上司第一次骚扰,就勇敢说不,就不会有后来得寸进尺;如果发现一份感情不适合你,能够及时地说不,就不会有后来的两败俱伤。

我的母亲对这些道理明白的太晚了,或者说,即使明白了也无能为力,但是年轻的我们不应该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对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勇敢的说一句:

“滚一边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