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2019-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弘知情商教育

法庭上,12岁男孩赞恩面无表情。

法官问:“赞恩,你要起诉谁?”

他说:“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罪名是什么?”

“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是电影《何以为家》的开篇,对话简短,却已注定让人无法平静地看下去。

如果投胎是一张彩票,那赞恩一定是世界上点子最背的人。

他出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贫民窟,与父母和弟妹住在一间空心砖砌成的阁楼里。

晚上一家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睡觉,隔着帘子,一边是正在做爱的父母,另一边是挤成一堆的7个小孩。

每天的生活,如果那还算是生活的话,就是去杂货店打工,帮忙卸货,送煤气,在路边卖饮料赚钱。

在灰蒙蒙的街头,他和野孩子们一起疯跑、打架、骂脏话、抽烟,然后回家帮父母制毒。

从小到大,他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

就像牲口一样,没人在乎他,连父母都记不清他的生日。

12岁,他已经明白,生活是个婊子,是一堆狗屎,也学会了用麻木的表情面对这坨屎,只有当满载学生的校车经过时,眼睛里才会流露出一丝羡慕,长到这么大,他从未上过学。

傍晚和妹妹萨哈爬上房顶,靠在一起,敲着铁皮桶唱歌,看远处的云和房子,是他最喜欢的事。

妹妹比他小一岁,刚月经初潮,就被父母迫不及待地卖给了杂货店老板当老婆,没几个月就怀孕大出血离开了人世。

愤怒和绝望中,赞恩攥着刀冲到杂货铺,将混蛋老板捅伤,然后被逮捕。

人们都向往天堂,但赞恩一出生就活在地狱,这个地狱并非电影虚构,而是现实存在的。

饰演赞恩的小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叙利亚难民,他原本的名字就叫赞恩,影片大部分的情节也是改编自他的现实经历。

或许这部电影能改变赞恩的命运,但依然有无数没有抚养能力的父母,像动物一样发泄性欲,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孩子。

这个世界如此荒谬,一些人没有能力抚养却在拼命繁殖,另一些人则活在生育焦虑中,在生不生之间摇摆不定。

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生育观,才有资格去迎接一个新的生命。

01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法庭上,赞恩的父亲悲愤地控诉:

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我为什么要过得这么悲惨?

赞恩的母亲流着泪辩解说:

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贫困,曾是他们的耻辱,但此刻却成了他们的遮羞布。

很多观众被这两段辩白带偏,将悲剧的根源引向贫穷和战乱。

但说实话,我真的受够了这种所谓的深刻和政治正确。

贫困不能成为没有心的理由,没有受过教育不代表不能给孩子关爱,无知不能为虐待和买卖小孩脱罪。

这个父亲,整天躺在沙发上,没有为更好的生活做出过一点努力。

这个母亲,明知女儿即将面对的黑暗和恐惧,依旧亲手将她卖给了一个畜生。

即便上学不花钱还能享受各种福利,他们宁愿让赞恩继续打工挣钱养家,也不愿意送他去念书识字。

贫困不是孩子们的诅咒,这样的父母才是。

在他们眼中,孩子只是赚钱的工具,他们会像吸血鬼一样从孩子身上榨取利益,这就是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

不把小孩当人的父母,我们为什么要认同他们有生育的权利,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善与恶的问题。

把逃避赡养义务归咎于贫穷和环境,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体谅,是对平庸之恶的纵容。

别以为这种悲剧只发生在贫困国家地区。

在深圳龙岗区,有一对男婴长期在街道上乱爬,哥哥强强刚满三岁,弟弟小刚两岁。

被爱心志愿者发现时,兄弟俩鼻青脸肿,手足溃烂流血,嘴里的牙全部坏了,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全身浮肿。

邻居们说,孩子的父亲白天在外打工,不见人影,母亲经常用绳子把孩子绑在屋里,自己跑出去玩,有钱抽烟喝酒,却没钱带孩子看病,每次孩子哭闹,就棍棒相加。

尽管多次上门帮扶劝告,孩子的母亲不仅不配合送小孩尽快就医,甚至谎话连篇,辱骂志愿者,精神十分不稳定,救助行动几次因此耽搁。

直到引发媒体关注,面对记者采访,孩子的父亲还在推脱说自己忙着打工挣钱,没有精力管小孩。

在他看来,买桶奶粉放在家里,就算是尽到了抚养的责任了。

有的孩子虽然有父母,却活得像弃儿一般,因为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孩子只是性冲动的产物,是想要甩掉的负担。

为人父母的底线是即使贫困,也要尽力的给孩子温饱的环境,保护他们,爱他们。

有些人不配为人父母,不全是因为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付出和努力。

迫不得已和无能为力,只是在他们的劣迹被曝光时逃脱惩罚的借口。

“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不是肤浅地站在某个阶层对贫穷的俯视,而是对另一条生命负责。

02

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成为父母

妈妈:“上帝拿走了你的一样东西,会给你另一样东西。”

赞恩:“那上帝带给了你什么。”

妈妈:“我又怀孕了,你会有一个弟弟或妹妹,我希望是个女孩,等你出狱后她就可以走路玩耍了,我们给她起名叫萨哈。”

赞恩:“你真残忍,无情的女人。”

监狱中,当赞恩得知母亲再次怀孕,并且还打算以死去的妹妹的名字称呼这个孩子时,他感到绝望。

因为在他看来,母亲孕育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一个像他一样绝望的小孩。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人生的传承,家庭的纽带和未来”——

这不过是一碗鸡汤,却令很多人就此放不下生育的执念,不顾一切地想要一个小孩,把生命、健康、抚养能力、经济条件这些现实问题抛在脑后。

2016年,《都市快报》曾报道过一条“61岁,她冒着生命危险产下一子”的新闻,讲述了一位61岁超高龄产妇在女儿过世后,如何在浙大妇院医生的帮助下,诞下一个男婴的经历。

消息一出,第二天早上8点,浙大妇院诊区挤满了50后60后的大姐。

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63岁,因为30岁的女儿读博不愿考虑生孩子的事,这位阿姨萌生了自己再生一胎的想法。

还有一个53岁的大姐,女儿在外地念大学,在家闲着没事,想生二胎,访遍了浙大妇院所有专家门诊,没有一个医生建议她生。

可她依然很执着,每次门诊,都会带着一大堆文献资料来反驳专家的意见。

在一些人眼中,孩子如同灵丹妙药,能消灾解难,扫清人生困惑,化解家庭矛盾,实现人生梦想。

于是我们经常听到这类说法——

“夫妻关系不和谐?生了孩子就好了”;

“性格不成熟,缺乏责任心?生了孩子就好了”;

“人生迷茫,没有上进心?生了孩子就好了”;

“身子太虚?生了孩子就好了”;

“中年危机?生了孩子就好了”……

很多丁克家庭经常会被扣上“只考虑自己”的帽子,但其实很多生孩子的人,也是在为自己考虑。

因为生育本就是个人的选择,却被过度地赞美,在集体无意识的裹挟下,生孩子似乎成了人生的必选题,太多的人为了成为父母,而成为了父母。

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中,为了生儿子,高龄产妇林琴,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她切掉了子宫,出了一万毫升的血,相当于把体内的血换了三遍。

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产妇吴莹,被迫剖宫早产,孩子刚出生,母子就被推进了不同的重症监护室,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小孩,她就离开了人世。

在决定生产前,医生讲了无数惨痛的案例,不断警告她们,“往死里谈”,还是没能阻止她们搏命产子。

但面对这些鲜血淋漓的付出,我们真的很难再去高呼“母爱伟大”,因为这相当于用母爱去捆绑更多不适合生育的女性去拼命。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父母,我们的人生,也不一定需要通过生小孩才能实现圆满。

03

成为能带给孩子幸福的父母

在《何以为家》里,赞恩的母亲简直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她将一切不负责任地推脱给贫穷,甚至认为孩子酿成了她人生的悲剧,但又口口声声地说她爱孩子。

当人们赞美生命的诞生时,总是连同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所承担的生育风险、养育责任都崇高化了。

在一些人眼中,赋予孩子生命,就是给孩子最大的恩赐和付出。

于是,父母对孩子不满时,最常说的就是:“你知道我生你时受了多大的苦/你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多少?”

可当选择为人父母,其实就意味着付出和牺牲,没有付出何来的孕育和抚养,这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并非孩子的亏欠。

如果没有提前将牺牲和付出纳入考虑,等到孩子生下来,才意识到自己丧失了自由,耽误了事业,就会埋下对孩子的敌意,把怨念投射到养育过程中。

我的朋友阿鸣,就是在母亲对他的怨念中长大的。

从小到大,每次他不听话,母亲就会声泪俱下地细数:

自从怀上他,自己就被单位领导发配回家待岗就业;

生他时难产,血压高到看周围的人有四个重影,差点就过去了;

后来为照顾他,家里把好好的生意都关了;

有他以后,自己就再也没买过名牌衣服;

为了攒将来供他读书的钱,连房产都不敢投资,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甚至会说:“恨不得把你塞回肚子里。”

母亲的控诉和眼泪很是奏效,从小到大,阿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很好很听话,按母亲的意愿顺利地考到了邻省的大学,又按母亲的意愿考上了家乡省城的公务员。

单位离家只有一小时的车程,却很少回家,他和母亲的关系很冷淡,说妈妈就像是债主一样。

现在他已经满足了她所有的虚荣和幻想,该还的已经都还完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人生的前24年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

不知有多少孩子和阿鸣有相似的经历,这些怨念注定会成为他们成长的阴影。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在等着父母道歉,而父母则在等着孩子感恩。

在决定为人父母之前,我们是否应该确认一下:

是不是太爱自己,割舍不下自由,放不下事业,降低不了生活品质?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承担孕育生命的责任,为之付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父母,而是父母需要孩子。

很多小孩,一出生就背负了很多东西。

前几天我在一个读诗会上遇到了一位学钢琴的女生,她说因为父母那一辈全是做音乐的,出生在这种家庭,她没有别的选择。

很小就被父母送去学琴,上音乐学院附中,再被他们送到国外去深造。

每次与朋友聚会,即使是在离家五百米的饭店吃顿饭,父亲也会在餐厅楼下守着送她回家。

这种爱和期望让她感到窒息。

因为赋予了孩子生命,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代表着自己,承载的是自己对未来的期许,用爱和血缘关系绑架孩子的人生。

在为人父母之前,我们应该想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作为家长,能做的是陪伴和支持,带他感受这个世界,尽量给他们一个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而不是让他们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记得《家有儿女》里有一集,刘星反问妈妈:“谁让你们生出来了的,你们经过本人同意了吗?”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跟父母说过,但没谁会把它当回事。

在《何以为家》里,当这句话以一种极端残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它向我们展示了为人父母的底线是将孩子当人。

但为人父母,最难的就是把孩子当人。

这几年,原生家庭、亲子关系一直占据着热门,感觉这个世界忽然冒出了很多不快乐的小孩和失望的家长。

我们不断地讨论家庭教育,教育理念,却很少想到,根源或许是我们的生育观念出了问题。

谈及生育,我们总是会讲男权社会、女性权益、物质基础、生育制度......至于小孩的事,以后再说吧。

可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何以为家?

其实,有没有资格成为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是从物质条件、环境因素来考量,而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一个新生命。

电影最后有一段字幕,它不是安慰,而是写给那些父母和准备成为父母的人:

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要知道,“爸爸”和“妈妈”这两个词,只是说出口就已触动心弦,他们意味着强大与温暖,也意味着睿智与恩慈。

愿你有这样的父母,更愿你成为这样的父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