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相信的力量
一周前我向学生推出了“70天英语朗读打卡”活动:每天坚持朗读英语10分钟。
布置完任务之后,我向同事表达了自己对他们能否坚持下去的深深担忧。
她建议我可以给学生心理暗示,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作为一个心理学的门外汉,我立马向她请教。
她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相信他们能做到吗?
我的回答:根据他们平时的作业情况来看,我不大相信…
她紧接着又问: 嗯,你都不相信,他们如何做到呢?
我:相信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呀,这个信任要怎么建立呢?
她说,“你要有那份坚信,说出的话才能有力量。”
虽然心里存在太多不确定,但我仍用尽可能真诚的方式去鼓励他们——给予肯定的眼神。
一周之后,有人坚持下来了。
如果是因为一句鼓励的话,大概是我的信任让他们充满力量;如果是他们本身意志坚强,这让我更有底气去相信他们。
我相信,这是相信的力量,更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于是我试着用其他方式给到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一位初三的学生,英语成绩比较差。
第一节课,我用思维导图带他过了一遍七年级的语法,让他意识到其实一年里主要的内容并不多。
第二节课,我让他选了几个记不下来的单词,当场拆解。 比如说angry,可以拆分成ang +ry。 “ang”谐音昂起头的昂, ry就赋予它 “人鱼” 的意思。
我问他:“昂起头的人鱼是不是很生气呢? 看起来像是要跟谁去打架一样。” 说着,我还模仿了一下 “生气的人鱼”。 他立马笑了,说:”是“。
第三节课,我给他讲解了英语中六种基本句型,同时考察了上节课讲解的几个单词,他一一答对。我问他:“你觉得学英语容易吗?” 他又笑了,说:“容易”。
在整个过程中,我反复给他暗示:其实英语很简单。
在这种心理氛围的熏陶下,他用十四天记完了七年级上册的单词。
这让我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对学习的重要性。毕竟,有些事情是外力无法促成的。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觉得学习无聊的,就把它变得有趣;觉得学习困难的,就把它变得简单。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然而这摸索的过程,又十分有趣。
祝愿在这条路上相爱相杀的我们,终能修成正果。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