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E51-CXJ🐤 《与自己灵魂的交谈》
今天丽姐跟我们讲了原生家庭,分享了为什么家会伤人,听后让我产生与自己灵魂深处对话的欲望。
回忆童年,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晚上躲在被窝里,抱着爸爸的大脚边吮拇指边默默抽泣,还不敢发出声音,怕被听到挨骂。记得当时我睡的床头放着爸妈结婚时的大木箱子,高高的,很深很深的颜色,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出身
我出生在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北方农村,在家排行老三(知道我为什么叫叁叁了吧),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也就是说四姐妹后终于有了一个男孩。从小便被周围小朋友嘲笑“超生游击队”,当时有时还真的恨他们为什么把我生下来。
其实,在当时也不能怪爸妈,因为社会环境决定的,如果家里没有男孩就意味着你家绝后了,是件特别丢脸的事情。不但家族里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甚至家里的财物也会被别人拿走,小农阶级的理论是“反正你家没后代留着也没用”。在这种情况下,用爸妈的话是“赌志气”也要生男孩。
排行
当到第三个,就是我,还是女孩,但此时已经有了计划生育。于是我彻底变成了“多余的”了。出生第二天,爸妈商量把我送人,还怕别人会亏待我,就送给了我自己的舅妈,因此我是没有吃过母乳的。舅妈有三个儿子,她也没用心照顾我,一个月后“都快回去了”用姥姥的话说。她老人家看着我心疼,把我接走抚养。一口米糊一口水的把我喂到六岁。理所当然,姥姥成了我心底最深处的精神支柱。
六岁时,该上学了,我回到自己的家。但是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陌生与恐惧。于是我成了“自己家的客人了”。记得第一次姥姥把我送回家,第二天早上趁我熟睡就悄悄回去了。我醒来后找不到姥姥,哭的撕心扯肺,那种天塌下来的恐惧我现在都记忆犹新。
排行里,我居中,可以想象我在家里的角色。妹妹小我一岁,刚回到家时,妹妹对我这个“外来客”非常好奇,总是时不时地找茬儿,每当这时我就会跟爸妈告状“妹妹又打我啦”,于是妹妹挨打,接下来就是报复,于是再告状,再挨打,总是这个恶性循环……,所以童年时我跟妹妹的关系一直不好,印象中总是在明争暗斗。
也是在六岁时,我染上了吮拇指的习惯,大拇指被吮的发白。父母发现后觉得是怪癖就大声指责我,甚至在人多的地方嘲笑我,走到哪批评到哪,于是我吮的更厉害,偷偷地跑到角落里吮。当时都不明白这些,现在我才知道了其中的深层原因。
家教
爸妈是高中生,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文化人。只是受命运的摆布与家庭的拖累(爷爷生病)没有走出去,当时面对各种压力,苦于生计,孩子又多,他们是管不过来那么多的,对我们管教的方式也特别严厉。
我从小家里规矩就特别多,经常我们姐弟五个动作都是齐刷刷的,排队洗手,排队吃饭,排队洗澡,排队睡觉,分工做家务,分工做农活。用邓先生现在的话说是“军事化管理呀”。
感觉当时家里的任何东西都比我们贵重一样,如果一不小心打碎一只碗会被定为犯了极大的错误。放学回家晚了,没按照吩咐的方法做事等,都会受到批评,所以一直生活在战战兢兢中。
爸爸
爸爸原本是位幽默风趣心思缜密的军人,妈妈说他有时偶尔讲些俏皮话能使全班同学笑的肚子痛。也是因为家庭环境巨变使得他突然变的脾气暴躁,对孩子非常严厉,惩罚措施也很重。因为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脸严肃或者青筋爆出,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润土。
我们家里很少有欢声笑语,更没有爱的抚摸,有的只是训斥声与讨论谁辍学在家帮忙时凝固的气氛。上学后,别的同学放学就回家跑,而我磨磨蹭蹭迟迟不愿进家门,中学住校了完全没有那种依恋,反而觉得是一种解脱。
爸爸虽然严格但是对我们的爱刻在骨头里,特别是对我,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去了同学家没有跟家人讲,他就骑着自行车挨个同学家找,那晚雨特别大,他在泥泞的路上摔了好多跟头。找到我后,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留下满是负罪感的我。
也许是对于我的失而复得他总想弥补些什么,爸爸总是对我很照顾,我也顺势变的乖巧听话,孩子们中我是挨打最少的了,姐妹就总说爸爸偏向我。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抱着他大大的脚,听着他急促的呼吸就觉得心里安慰。
爸爸一直很威严,没有什么亲密时刻,印象最深的就是学龄前排队给我们洗头发了。小椅子排排好,我们挨个躺在上面,轮流帮我们洗。还有就是骑自行车送我们去上学,坐在后排就是最亲密的接触了。
记得唯一一次爸爸拉我的手,是在他送我上大学那一天,我刚进城一脸懵懂,过马路时,他一把抓住我的手,我仿佛被电击了一般,差点哭出来。看着他坐车回家了,我哭的稀里哗啦。
特别感激爸爸,尽管家境不好,尽管我们是女孩子,他都坚持让我们读书,直到大姐做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接着我们也陆续考出来,直到他自己累倒下(写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
总结下来,爸爸是一位全身缺点却让我们特别尊敬的人。
我爸是不是有点像鲁迅影射
原生家庭的给我的影响极大,确立了我基本的三观,塑造了我的性格,甚至影响了我的再生家庭。
一、三观:
1.我不重要。因为出身、排行还有送人失败又回家这些经历,让我产生了这种自我认识。觉得我只是配角,处处需要服务他人,如果想自己就是自私的。现在看来简直太荒谬了。但它就真真实实地埋藏在我心底。
2.拼搏。在姊妹巨大的竞争面前,我必须努力学习,才能争取不干农活,争取逃离农村,甚至逃离家庭。只有不断地争取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需要时刻保持一颗紧张的心。
3.惜物。小时的物质匮乏,导致对什么都有情感,各种收藏控,总想尽量多地占有,甚至被没用的物质包围,再断离舍也舍不断,最后导致被物所累。
二、性格塑造:
1.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我是被吓大的,请别再恐吓我。从小害怕权威,怕被批评,做事放不开手脚,缺乏魄力,不知道现在再弥补还来得及不?
2.不自信。从小我就是多余的角色,哭也不敢哭出声还躲在被窝里,现在意识到这样想不对,想要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表面乖巧听话,内心冒险叛逆。受环境影响喜欢伪装,不能大胆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极度想要获得认同,有时活在别人眼里,无法客观面对自我。
三、对再生家庭的影响:
1.坚持母乳喂养孩子。
因为我自己没有吃过母乳,特别缺,其中不仅仅是营养更是一种与母亲的链接,那种来自大自然的生命能量的传递。现在哺乳对我来说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感觉到很神奇的力量。
2.爱抚孩子,向他们表达爱。
我希望自己尽量多地抚摸孩子。拉他的手,摸他的头,吻他的脸,特别是他委屈激动的时候紧紧地抱一会。直白地说出我对他们的爱,无论他做对还是做错了,都要先表明对他的爱。在他们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赞许。
3.不用仇恨的态度指责孩子。
如果遇到犯错的时候,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不要气急败坏地指责,更不要嘲笑,接纳他们,包括他们的缺点,在态度上不要流露一点嫌弃他们的意思,而是要做到跟他们是一伙的,用同理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我的爸妈一直信奉教育改变命运,所以他们再苦再累都要供我们读书,在当时,经济压力是很大的,学费相当于一年的收入。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包括我能够给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后记
家会伤人,我的原生家庭伤到我了。是不是你的原生家庭也曾经伤到你了?其实,话说回来,貌似每个原生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伤害到孩子。其中不但有父母自身的局限,更有时代的局限,我们能够认识到,尽量地做弥补就是很大的进步。
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孩子只能说是尽量地减少对他们的伤害。不要用自己都不愿得到的态度对待他们。最近我学会了发现自己做错了就真诚地跟孩子道歉,当看到他委屈的眼泪时我知道自己及时地弥补了一块心里阴影。不过,面对自己缺爱的情况下,我觉得有点过度补偿了,接下来需要找方法好好平衡一下。
回到原生家庭上,我们只有心存感激,因为它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做人的原则,给了我们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爱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那么真真切切。
在此,给养育我们的爸妈深深鞠躬!谢谢你们养育我们, 谢谢你们给了我们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
《我的原生家庭》 我妈今年68岁 丑小鸭是叁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