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乡土(3)——甘肃行之十二
人为什么有触类旁通的可能?
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过去的那些大师中居然有好些几乎是全能的。比如达芬奇,大家都把他当做画家,其实他还是解刨学家、数学家、歌唱家、机械学家、建筑学家,而且好像文笔也不错。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他的画作其实是他的科研手稿或神性研究的实践成果。他确实是天才,但不是绝无仅有的,还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大师都有类似的情况。再比如苏轼也是如此,诗、书、画、曲艺、政治等都是顶级人才。雪漠老师说起来是文学家,但他也精通武术、传统文化、诗歌、书法、绘画、歌唱等等。而且雪师还不是“科班出身”的,也没家庭熏陶,全部靠自学成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触类旁通”的官方解释是: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再进一步扩展,就不单是了解同类事物了,而是波及其他看起来不相关的事物。这里出现了一个潜台词,就是事物都有类别。因此可以判断出来对于这个成语的解释是现代人做出的。
我们在来看看这个词的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也。” 又,《乾》:“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很明显,原文出处并没有明显的分类痕迹。这个词指的应该是由小见大,从对一个局部的了解而知道全体的功用。换句话说,一粒沙中就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全息。
也就是说,如果以现在流行的观念,将人的才能分类,再从这样的角度看过往大师,其实是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了。我想这里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首先,工业化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大分工,人类中不可能成批量的出现达芬奇,因此就需要大量在某个领域有专长的人,然后通过个体间的协同劳作才能更加有效率的推动文明的进步。再者,因为在近几百年来,人类生产出来了海量的知识,后人要想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那就要先翻越所在研究方向的所有前辈堆砌的知识大山。如今在学术领域,这是一种常态。否则,你对前人不了解还怎么谈进步呢?这就几乎断绝了现代人类个体能在好几个领域都精都专的可能性。所以,我过去就常想,100年以后的学者要想做出学术贡献首先要活的够久,不然那些著作和论文就研究不完。那200年以后呢?一个人一辈子好不容易爬到某座学术大山的顶峰,再看到其它的山峰在周围矗立,也就只剩欣赏的时间和机会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再去回望过去的大师,当然觉得他们只能是天才,是上帝灵光一现造出来的人间的神,这样的机会与凡人无关。
事实果然如此吗?
人类果真在“进步”吗?进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们认为从农耕社会转变成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智能化社会就一定是文明的大发展吗?
农耕时代,人们一边播种一边欢歌,有些人唱的很好,歌词也有些神来之笔,但人们没去把这些太当回事,高兴么。
工业化社会,大家为了在劳作中听到更好更多的音乐,就让一些专门从事音乐作品的生产,于是这些人就研究起各种乐器和技巧来,然后各自发挥所长,最后整合到一起就成了交响乐,也很美。
信息化时代,人们更注重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发现地球变成了村子,不用非要聚到一起排练了,借助网络技术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组织在一起来一个大合唱。不过参与的人多了,各种技术也越来越复杂,某个个体就负责他那一小段音的处理就可以,也还行,操心少。
智能化社会,一切都在计算机大数据的精确计算下,所以生产出什么声音,什么声音适合什么样的人听,在什么时候听,都是可以清晰量化的。这样音乐家就更省事了,照着数据给出的结果只研究一个音的精确性即可。这时的某位音大师就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一件事,他可以用牙齿敲击某种特殊合金,发出一种夏夜雨滴落在瓦片上的声音。众人为之倾倒,他得了格莱美原声创作大奖。全场喝彩。
不知道,当人类有一天耗尽地球上的资源,终于能送一小批宇宙拓荒者到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在那里以一种史前人类就掌握的农耕方式开垦土地,播下从地球带来的种子,浇水、施肥、除草,欢欣鼓舞的看着小苗长大,憧憬收获的喜悦,突然口中开始不自觉的歌唱起来。那声音会否穿越千百万光年,传到已经面目全非,了无生机的地球?
可是,我分明知道,从贫瘠的陈儿村走出的雪师,爹妈都不识字,全村都找不到一本书,却能凭借顽强的信念和伟大的理想,实现了一个从贫农到文化大家的华丽转变,而且还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灯,给万古长夜带来了光明!
到底,城市不断扩张、科技不断迭代、财富不断增加、人们不断失去对土地的记忆,这些是进步,还是,不断去除内心的污垢、不断消除自己的烦恼、不断清洗带着骚味的习气、实现人格的升华和完美,并把这样的经验和方法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随时充满快乐的欢歌,这些是进步呢?
触类,是触及生命本源的智慧,无造作,无分别,无类而有类,有类而无类,是万事万物起始变化的底层逻辑。
旁通,是真心升起的妙用,是明了一切事事无常却又有朗然觉性,守住不变的本体旁征博引、通达无碍,可成一切相。
这或许才是“触类旁通”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