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山岛径里村的父子传奇
1.
一个偶然机会,得知前楼镇径里村在清代出了贡生孙渊光以及他的进士儿子孙庭楷。此前我对此一无所知,问了几位文史人士,他们也都不知道。民国《东山县志》记载了全县的科举名录,在卷四人物志“科举文科贡生”栏目中载有“孙渊光,康熙十五年”,表明他是康熙十五年的贡生,但是没有孙庭楷的相关文字。县志记载父亲选为贡生,却不记载儿子考中进士,这令人相当困惑。以至于文史界一般观点认为,东山在清代只有唐朝彝一位进士。
径里村史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广东顶寨口村梅岗三兄弟因墓葬与人发生争端,逃难出走。长兄梅岗来到现在径里村南边,选择吉地开基东埕村,以后,分支开创车里、下溪自然村,这就是径里村的“三孙”。其后裔又繁衍至长山尾、洋上、下西坑等自然村。清朝初年,“三孙”十世祖孙渊光考取贡生,其子十一世祖孙庭楷考中进士。父子显贵,震撼诏安五都,而且,孙庭楷是漳州府明清两个朝代500多年来孙氏宗亲唯一的文科进士。
明朝嘉靖九年(1530),诏安设县,东山岛除了铜山城及其周边地区外全部隶属诏安县五都。径里村位于东山岛西部,远离铜山城,到诏安县城也不方便。村史记载:“径里自然村因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有条小径道经北端大门山口通入山谷,故名径里村。(1)”即使到现在,仍有人称径里村是东山县的“内山”。在古代,这里缺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交通便利的条件,不像是产生优秀人物的地方。然而,恰恰是这样的环境,清代初年出了一位贡生和一位进士,这是山川灵气孕育的结果。
径里村孙书记向我提供了径里村收藏的孙渊光父子资料,我从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志中摘录孙渊光父子传记,也从民国三十一年《诏安县志》摘录孙庭楷传记。诏安政协文史委郑毅主任发给我新版民国《诏安县志》的孙庭楷传记,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
光绪《漳州府志》资料,断句标点整理文字如下:孙渊光,字陆陶,年十六补子弟员,为人貌宽和而有智略。外舅乏嗣,有螟蛉子。不之爱,令别居,家计托渊光。外舅殁,渊光召其子,悉还之。康熙甲辰间,迁民内地避寇,岁凶无所得食。有健卒掠买难民妇女数十,驱以北。渊光闻哭声怜之,度武人不可劝以义,乃募诸悍少年,告之故且激之曰:“若素所豪皆暴横,能解此厄者真丈夫耳。”诸少年皆曰诺。鸡初鸣,伏外郊,伺健卒过,争挺击之,健卒鼠窜亡命。乃谓诸妇女曰:“若勿怖,吾非贼也,承孙君意救尔。汝急逸去。”世少有知者。渊光之老也,为寿宁训导,能其职。后丁艰抵家,养益邃,乡人慕焉。子庭楷,字幼裴,年十六亦补弟子员。己丑成进士,任云和令,民戴其德,三分校乡闱,所拔知名士,金状元甡其一也。初下车时,云和民不知向学,公余亲为指授,文风遂振,以母老告归侍养,闭户守恬不轻投一刺。所得禄糈,分给族戚无吝容,其轻财嗜义有父风。(2)
从上述资料得知,孙渊光字陆陶,16岁中秀才,为人慈祥宽和,很有谋略。其母舅没有子嗣,领养了一个儿子。母舅不喜欢养子,让他在别处居住,而把家业托付给渊光。母舅去世后,渊光没有继承母舅家产,而是把母舅的养子请回来,把母舅的全部家产还给他。
康熙甲辰(1664)年,沿海大迁界,百姓被迫迁徙内地,颠沛流离。有一伙强人掳掠几十名妇女,准备卖到北方。孙渊光看到那些妇女哭哭啼啼,非常同情。心想对这些强人说道理没有用,私下召集了一群精壮小伙子,告诉事情缘由,还用激将法说,强人都很凶横,如果解救了这些妇女,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小伙子们欣然答应。凌晨时分,他们埋伏在郊外,强人押着妇女经过,小伙子们突然跃身出击,打得那伙强人亡命逃窜。小伙子们对那些妇女说,我们不是强盗,是孙先生请我们救你们的,你们赶快离开。这件事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资料没有显示孙渊光生卒年份,不知道他在甲辰年(1664)的年龄,从上述描述看,应该也有三四十岁的模样,那么,康熙十五年(1676)孙渊光选拔为贡生,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径里村的史料说他“老膺岁荐”,证明他年老了才被推荐为岁贡。
贡生一般在国子监学习二至三年,成绩优秀者才授予官职。“渊光之老也,为寿宁训导,能其职。”孙渊光担任寿宁县训导时,应该有五十多岁了。训导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副局长。他恪尽职守,直到退休。告老回家后,学养更加精深,乡亲们都很羡慕他。
3.
民国《诏安县志》没有孙渊光的传记,孙庭楷的传记略详于府志,资料如下:孙庭楷,字幼裴,学博渊光子,十六补诸生,工制义,丙午举于乡,己丑成进士,墨裁既出,传诵天下,与修康熙甲午郡志,壬寅任云和令,邑小地瘦,茹檗饮冰,抚绥生息,四境宁谧,上官宠而重之,兼摄景宁、泰顺二县事,分校乡闱者三,所拔知名士,金殿撰甡其一也。初下车时,和民不知向学,公余亲为指授,文风遂振。以弟亡母老告归侍养,闭户守恬,不轻易投一刺。所得禄糈,分给族戚无吝容,其轻财嗜义有父风。(3)
文中“丙午(1666)举于乡”有误,他不可能于1666年中举,过了四十三年的康熙己丑(1709)才中进士。为此,诏安政协编撰的《诏安乡谭》的历代科举名录作了订正,即丙午为丙子之误。
孙庭楷和他父亲一样,也是16岁中秀才。他“工制义”,特别擅长科举应试,是学霸型人才。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中举,过了十三年,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中进士。孙庭楷生卒年不详,这让后代研究者多一些猜测。一般来说,古人中举的平均年龄在25至28岁左右,若按此计算,孙庭楷中进士已经四十来岁了。
中进士后就会有任职,要么在中央要么在地方。奇怪的是,孙庭楷中进士后履历空白,有五年时间不知道做什么?接着记载“与修康熙甲午(1714)郡志,壬寅(1722)任云和令。”
孙庭楷从中举到中进士隔了十三年,从中进士到担任云和县令又隔了十三年,两者加起来达二十六年,假设他二十五岁中举,那么他担任云和县令时已经五十来岁了。
在诏安城隍庙碑记中找到了“赐进士出身吏部观政沈一葵撰文,赐进士出身吏部观政孙庭楷同撰”的信息。观政是进士在中央各部实习的制度。观政时间不长,一般三个月左右,进士观政结束,往往不能马上转官,要回家候选很长一段时间。孙庭楷以“吏部观政”的身份出现,说明他在家乡等待任职。
清代官制有定额,就像现在的干部编制。除了科举正途当官,还可以捐纳当官,即朝廷允许花钱买官。一些人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就想在政治上获得荣耀,因而花钱当官的人非常多,这样,有资格当官的人数多于官位职数,就必须排队等待机会。孙庭楷等待多年,在这期间,他参与编撰1714年的漳州府志。直到1722年,才得到一个贫困小县县令的实缺。
4.
浙江云和县“邑小地瘦”,偏僻荒凉。孙庭楷上任后,“茹檗饮冰,抚绥生息,四境宁谧,上官宠而重之。”他含辛茹苦,与民休养生息,逐步改善了当地经济。另一方面,云和县文化落后,孙庭楷在工作之余亲自讲学,“公余亲为指授,文风遂振。”在他的治理下,云和县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改观,四境安宁,得到上司的宠信和重视。
后来,他“兼摄景宁、泰顺二县事。”代理了景宁县和泰顺县的县令。在此期间,三次担任浙江乡试的分考官,他所选拔的士子,最著名的是云和县人金牲,“分校乡闱者三,所拔知名士,金殿撰甡其一也。”金牲后来殿试第一名,成为乾隆七年的状元。明清时代,考官即座师,孙庭楷的门生成为状元,确实值得骄傲。
孙庭楷能够担任三届乡试分考官,或许可以推论他在浙江任职估计达八九年。这样,孙庭楷差不多六十来岁了,此时,他的弟弟已经过世了,母亲垂垂老矣。他以此为理由,向朝廷申请退休,获得批准,结束了宦海生涯。回家以后,他恪守孝道,伺养母亲,日子恬静淡泊。他不轻易结交官员,所获得的俸禄分给亲戚,从不吝啬,和父亲一样轻财好义。
据径里村志记载,孙庭楷没有回到径里村,而是定居诏安县城,兴建家庙“宝田堂”。家庙位于现在的南诏镇北关社区,至今犹在。据《闽南乐安孙氏六大支系》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孙庭楷迁回诏安县城北门建宝田堂。两年后,孙庭楷高中进士。是否因为他居住诏安县城,民国《东山县志》才没有记载他的事迹呢?
孙庭楷有四个儿子,长子次子在诏安开基,三子断嗣。四子启太公携家眷返回祖地径里村掌管产业,定居于车里自然村,衍传三子。启太公派下的祠堂称“积善堂”。现在,径里村“三孙”,包括洋上、长山尾自然村,共有250户,人口1000人左右。
孙庭楷的子孙还衍传到海外,2018年8月,马来西亚雪兰莪孙再源等21名孙氏子孙来到诏安宝田堂寻根谒祖。据介绍,在上世纪40年代,孙再源的太祖父是宝田堂裔孙,从诏安前往马来西亚发展,至今已经繁衍有子孙五六十人。说明孙庭楷的子孙不但在诏安开枝散叶,还播迁到马来西亚。
孙书记带我们参观村庄,整洁的街巷全部为水泥或石板街面,村里多数是三四层的漂亮楼房,还有一座很有文艺范儿的民宿,让人以为置身于城市的某个角落。苍老的枫树、古旧的老房子经过整理和保护,显示出年代感。他们还利用村里的七棵大榕树,修建成天然绿荫公园。一路走过,到处是富美模样。我们登上村后高坡,放眼眺望,村庄静好,田园如画,感叹有幸生活在祥和时代。
径里村背靠龙峰,往北是连绵翠绿的西山岩山脉。发源于西山岩的东英溪从村前流过,明朝时叫做龙江,可惜现在因干旱枯竭了。这里是风水宝地,明朝末年,陈士奇的父亲陈学箕的墓地就选在径里村龙峰径的香埔小坡上。黄景昉赞美这里“龙峰崒葎,龙江绕焉。(4)”清朝初年,铜山都督张进的墓地就选在隔壁的东凌村。有这样的地理条件,出类拔萃的人才应运而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注释:
(1)《东山岛村落要览》第744页
(2)光绪《漳州府志》第710-711页
(3)民国《诏安县志》第776页
(4)陈立群《历代石刻》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