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诀窍,解决你一半的烦恼
开门见山,这个诀窍就是汉隆剃刀。
具体来说就是:能用“愚蠢”解释的事,就不要用“恶意”来揣测。
举个例子:
比如你今天晚上有个工作上重要事情需要加班搞定,忙得焦头烂额。
你三岁的孩子,今天却非得缠着你讲故事,然后还哭哭啼啼,不愿睡觉。
他是故意挑这个时候跟你作对吗?
当然不是。
他根本不理解你加班赶工作,他只是恰好今天想找你玩而已。
这里的愚蠢实际是指无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因素。
生活中的恶意其实没有那么多 ,“愚蠢”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恶意。
先不用说“恶意”,真实生活中其实连“故意”都很少发生。
比如,你在路上正常开车,有一辆车非常蛮横地从旁边别过你超车,你紧急踩了刹车,才没撞上。
你非常气愤,立即按喇叭表达了愤怒——但是如果你冷静地想一想,那个人不可能是故意针对你的,他根本就不认识你。
而恶意呢,就更少了。
如果你跟这个人很熟,平时关系还不错,他有多大可能性,突然对你有了恶意呢?
如果你们不熟,他就更没理由产生恶意。恶意是小概率事件。
而愚蠢则是大概率事件——忘了、错了、漏了、误会了、累了、被外力耽误了、不知情,或者纯粹因为懒。
其实,我们平时很少会精心设计一个决策,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被惯性、情绪驱动着,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根本没想那么多。
但我们一般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你可能很不经意地就做了一些让人误解的动作。
而人们之所以常常会把别人的不经意动作当成恶意,是因为不会换位思考。
我们总倾向于以为世界上的事都是围绕自己进行的。
你穿一身新衣服上班,设想了同事们的各种反应,殊不知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注意。
你看身边一个人情绪很不好,就以为他在生你的气,殊不知他只是痛恨自己支持的球队又输了。
换一个视角,不把自己放在中心,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儿,你一大半的烦恼都会迎刃而解。
只处理事实,不猜测动机。
与其推测动机,还不如摸清他做事的规律,跟他建立互信机制。
每日参悟:
下班后的城市道路,像极了鸳鸯锅,一边是清汤,一边是麻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