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课】吴春来执教《天上的街市》

2020-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碧水清荷_3e0f

课堂节录

节录一

师:这是一篇没有预习的新课文,我想请四位同学抄写这首诗,其他

人在下面自由读,读完之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生:为什么说天河浅浅的,不甚宽广呢?

师:请你(指一女生)给他解释一下。

生:这是作者的一个想象。

(师板书:想象)

师:没错,这是作者的想象,实际上天河不是浅浅的。牛郎织女是

个神话故事,而在作者笔下居然成为了一个事实,这就是一种想象。

生:为什么把“流星”比作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师:“流星”和“灯笼”有什么相似性?

生:都明亮。

生:还会动。

师:这从修辞上叫什么?比喻修辞,作者通过联想把两者联系起来

诗歌里既有想象,也有联想。

(师板书:联想)

节录二

生:标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咱们来读标题,(指一生)你来读

天上的街市。

生:天上的——街市

师:我听见他读的时候,有同学在笑,为什么笑?

生:感觉他的情感太假。

师:(指一生)那你读个正常的

生:天上的街市(说话般地读)

师:我还是听见了笑声,你(另一同学)说说他们刚才读得怎么样。生:都好。

师:这是一位非常自信的男生

师:(指向一位女生)你来读读。

生:天上的街市(很小声)

师:我也来读读,“天上的街——市”“天上的一

有一种,“天——上的街一市”(先扬后抑),哪种?市”(较平),还生:最后一种好。

师:标题我们也要读出意蕴,一起来读

生:天——上的街——市。

师:你别小看这似乎有点傻傻的读,这样读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刚才你们紧紧围绕一个问题,就是牛郎和织女。善于预习的同学提的问题就是不一样。比如诗歌第一段为什么老写明星、街灯,街灯、明星,你们发现没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远远的街灯明了”,从天上的角度来看是街灯明了;而从人间的角度来看是星星亮了,他把两者联想起来了,所以无数的明星就是无数的街灯。

师:很好。但他为什么要写两次呢?如果我把后面的两句删掉,不要了,大家读一下看,有没有刚才的味道?

生:没有。

生:如果把后面两句删掉的话,就没有了朗朗上口的韵味。

师:为什么少了这种味道?

师:没错,诗歌是怎样的艺术?

生:是节奏的艺术。

师:这是循环往复,体现诗歌的节奏。

(师抽一学生朗读)

师:刚才你的朗读,自我感觉如何?

生:我觉得我没有把情感融入诗句里。

师:没关系,老师来教你。我们想象晚上仰望星空的感觉,再读一读生:远远—的街灯。

师:情感要饱满,但不要那么奔放,把它藏在心里就会更好一些。(生读,情绪饱满而内敛。)

师:全文使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能”,为什么不都用“定然”?生:我觉得如果把“定能”改为“定然”,读起来没有那么对称。师:你读一下,感觉哪种好。

生:“定能”骑着牛儿来往,“定然”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生:“定能”简约,保持韵律的一致,更好。

师:“定然”和“定能”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诗人往往喜欢想,宅

然表示一种坚定的向往和憧憬。

生:他写着天上的街市,为何写到了牛郎织女?

师:我们学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第一根火柴一划,小女孩眼前

出现了什么?

生:温暖的火炉。

::::

师:为什么是火炉?

生:因为她当时太冷了,渴望获得温暖。

师:牛郎织女能相见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希望牛郎织女能常相见。

生:是美好的向往。

师:言下之意,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小女孩对火炉的向往是一样的。郭沫若何许人也?

(生念郭沫若的简介)

节录三

师:他的《上海印象》中有这么两句诗:“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这种夸张里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现实生活?

生:残酷,黑暗,恐怖。

师:这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现实,作者写作此文,反映出对光明、师:为什么写完街市才写牛郎织女,而不是直接写牛郎织女?

生:作者在人间观看天空时,由美丽的明星想到了美丽的街灯。由街灯等想到了街市, 街市肯定是非常热闹美好的 ,然后就让人想到牛郎织女美好的爱情 ,但是他们的结局非常悲惨,所以他希望他们能够团聚,能够相见。

师:你接受吗?

生:还可以。

师:为什么不说可以,说还可以?

生:我觉得诗歌在这里表达得比较含蓄。

师:嗯,你的意思是说要具体表达,那是这样写吗?比如:你们快点相会吧,我希望你们两人永远幸福浪漫。这么写行吗?

生:不行。

师:一对情侣提着灯笼浪漫地行走,诗贵在含蓄,诗歌更多的时候是用形象来表达,而不是直接抒发情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诗。

生:天上是个很大的场景,人观天时,由看天慢慢联想到了牛郎织女,后来他看到了流星,更证实了他的想法。我认为是先看这个天,然而再看这个人,那么牛郎织女就是点,天上就是面我们要先看到面,才能一点一点地看到这个点。

(生鼓掌)

生:我认为作者看流星,由场景的浪漫,然后就联想到浪漫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生:写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作者送给他们的祝福。

师:我总结一下,两个同学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事理的角度,先看到天上,再看到银河,最后看到流星,符合逻辑;第二,艺术审美的角度,点面结合;第三,文学创作的角度,凸显浪漫主义情怀,这么美的场景,是需要人出现的。记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吗?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如果把“断肠人”去掉,诗歌的韵味怎么样?

生:差很多。

师:味道就体现在哪里?

生:断肠人。

师: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写景,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掺进一点人的情调、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再举个例子,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的情趣体现在哪里?

生:儿童急走追黄蝶。

师:天上的街市出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牛郎织女相见。

师:太俗了。他们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相见或散步浪漫不足,用闲游,那味道就出来了。(生笑)

观课悟道:吴春来老师主张发现语文,真教语文,做真教育。

他创设开放空间,让学生在课文预习中尽情恩索、提问,吴老师以发现的视角让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的生命场。营造朗诵课堂引人入胜,建构审美世界,内化于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品质课堂的价值追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