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文化

道德经与经济学(十六)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1人  林汉扬

《道德经》第十六章与经济学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王⑾,王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自我的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不被外界的干扰、诱惑所引诱,使自我融入客我(生理上表的本我、社会上的超我、宇宙之中的客我、泛化的客我等等)忘记心理上自我的存在(忘我),进入清静无为的状态。万物都在同时变化发展、蓬勃生长着,“我”就以万物的立场的角度来考察万物的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虽然纷纷芸芸各不相同,但是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的本根即“道”的状态。返回到本根的“轨道”状态就是虚静状态,虚静状态就是复归于复归于生命的本性。复归于生命的本性就是处于自然运动变化的永恒的规律状态,能够认识到这种价值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价值规律而轻妄举止行为,往往就会出乱子和引来灾凶。

      当一个人懂得这自然价值规律时,就能够浑厚宽容、通达而不执着、旷远豁达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看待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而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的话他们的行为与思想就会遵循自然价值规律而坦然公正不偏离、大公无私,能够大公无私不偏离价值规律办事就能托付天下给他们了,能够托付天下给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之道【可以分为:人与社会之道(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规律);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规律)】,符合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之道”才能长久健康长寿、幸福,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王:称王、统治国家。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笔者感悟】这一章,主要是讲怎么样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同时也讲怎么样行为、实践,即知与行的统一。最后强调:精神和形体、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和超我或者客我或者生理上的需要与心理学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尽力使自我的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不被外界的干扰、诱惑所引诱也不去过度干涉外界的变化发展,使自我融入“客我”忘记心理上自我的存在,他好像明白了这样几种状态的“客我”与自我的关系:① 生理上的本我;②社会上的超我;③宇宙之中的客我;④泛化的客我(忘我、物我)。对于描述自我与本我的统一的有:“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对于描述自我与超我的统一的有:“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对于描述自我与宇宙之中的客我的统一的有:“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等,他不是把人仅仅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分析,而总是把人当作为一个自然系统之中的人来看待,在这个自然系统之中的人客观上包含三个层次的需要:① 生理上的本我的需要;②社会上的超我的需要;③宇宙之中的客我的需要;而主观上的心理意识上的“自我”控制着自己的身体行为,为了满足客我的需要,而产生满足客我需要的劳动生产行为,一般来说,以主观预期价值作为目的依据的劳动生产行为在整个人生轨道的某一个点上可以体现为生产量,而这种劳动生产行为是围绕着在整个人生轨道的客我某一个点上的需求量(价值标准)来进行的,这是两个矛盾统一的量,这个客我的需求(价值标准)就是本章所说的“根”,只有以主观预期价值作为目的依据的生产量符合客观上的需求量(价值标准量)时,我勉强称之为“真我现实”,这也是“得道”的时刻,但是,整个人生轨道的过程之中需求量(价值标准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理状态与思想修为的境界层次的不同而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需求量连结(接)形成的轨道就是客观的均衡状态时的价值轨道,是一种客观规律的体现,人的行为只有以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价值轨道运行,才能够符合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之道【可以分为:人与社会之道(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规律);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规律)】,符合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之道”才能长久健康长寿、幸福,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另一方面从④泛化的客我(忘我、无我)即观察者作为一个价值关系事件发生过程的参照系,摆脱了此时此刻的本我的生理和自我的心理的执着,进入一种 “忘我”、“无我”的境界,“我”即是“物”,“物”即是“我”,以任何观察对象的价值立场出发泛化为宇宙立场的“客我”,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这种执着于单一角度和视野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是角度和视野来分析人与社会甚至一切宇宙事物之间的客观价值关系问题,不会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最后居然,“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体现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以,不出门可以知道天下事。

      所以,五十四章老子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价值相似性原理:指宇宙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自然价值关系,这是宇宙之中的天地万物都是这个大宇宙的小宇宙,大系统的子(小)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三界来,不在五行中”,实现心的自由,神的自在。从而能够摆脱有这种执着的“自我心”。泛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观察的对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绝不会被任何时空任何系统使局限。所以,进入以上这种状态时,自我会发觉我无为而万物却都在同时自然而然的变化发展、蓬勃生长着,“我”就以万物的立场的角度来考察万物的往复的道理。

      正是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着的价值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价值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种事物自身均衡、平衡的轨道上的“本根”状态,这是是一种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不过,也有人认为老子哲学带有循环论的色彩(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任继愈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任继愈《老子新译》)

      但是,现在我觉得好像可能不应该如此,特别是在我上面把“回到它的出发点(归根)”当作是回到一种均衡、平衡的状态时,以前所认为的循环论的感觉消失了,而是感到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变化发展过程,即后者的均衡、平衡的状态并非前者的均衡、平衡的状态,只不过这是一个具有相似性的过程,让人看起来有一种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的感觉,因此,这是一种错觉,当然这个也说明老子没有表达清楚,也许是言不达意的原因所致吧!

      然而,却因为古人的“惜墨如金”,或者是因为害怕言多必失,也或者是在追求这些文字上简洁,导致后辈学者在学习他们的经典作品进行“悟道”的过程之中引起种种猜测,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与其说是古人的莫测高深,倒不如说是古人有故弄玄虚的嫌疑(当然,后人也因为不理解而有神而化之的帮凶行为),因此,使中国人的后辈学者一辈不如一辈而导致许许多多珍贵的文化思想失传落后于西方,甚至使这么精辟的思想沦落为宗教信仰的经典,真是可悲之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