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捕捉儿童敏感期
我们的老师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成长,才能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因为这些老师的出现和成长是特别的。他们不是依托现成的政府机构,不去寻求政府中四平八稳的工作,不去寻求出力四两就可以获得千斤利益的那些特别企业,不是享用两万的社会惠典,不是采用现成的社会经验。他们走进这种影响未来的事业——影响儿童。他们全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创建,自我造就。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他们自己学习,自我完善。他们用他们至美的心灵,把单调、繁杂、琐碎、冗忙、难以把握、易出错误的工作,化作思想、理想和崇高。他们从传统中走出,并不断远离传统,远离世俗,走向高贵,走向自由,走向科学。他们把他们的工作变成关爱、挚爱、真爱、深爱、友爱的情境,变成宽容、理解、欢乐、自由的地域。
因此我感觉他们正在开创未来,甚或这是一种历史的使命。他们这种使命的完成也许是在伟大出自于平凡中完成,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这种感觉近乎呆板,却也挥之不去。
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这是一个生命系统的价值观。
怎样自然地设计环境和提供环境,使教师提供的环境和帮助在无意识中促进儿童不断发展,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这是粗野的行为,请你向小哥哥道歉。
小孩子打大孩子,大孩子不还手,不记恨。这不是教育出的道德品质,而是生命成长之后的正常状态,好像一个走过来的生命,转身在看身后尚未走来的生命而自然产生的全然的理解。
电报语是儿童语言的特征。这对成人来说很平常,很简单。它是儿童处于放松状态和正常状态时才出现的景象。
在孩子1岁多时,寻求秩序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自然需求。
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
现在吕教师帮你归位,请你看吕教师怎么样归位。
儿童的认知从感觉开始。圆柱体让儿童通过几何边界的对应来感知几何边界。
儿童是一个多而的当下存在者而不是社会的存在者。
2岁时就能把握好节奏,到了3-4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5-6岁,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旋律中较为复杂的音乐,6-8岁时,儿童已经能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某些孩子会为此而流泪或是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我们只能陪同孩子走过眼下这一步,而且是快乐地走过。使我们开始关注觉察到我们的生命,而不是关注我们对未来的恐惧。
弥补敏感期需要条件,需要爱和自由的环境。需要规则,需要把儿童的心智拉回来的工作条件,使儿童回到成长的轨道上。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天赋。一些天赋依靠发现,一些天赋依靠鼓励,还有一些天赋由后天赋予,可以叫做“后赋”。
养育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爱心、耐心、精力、时间,需要常常面对被放下的自我。这就是母亲,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
而孩子为了成长,会把全部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自我的创造和成长的需求中,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
当儿童5岁时,对语言里的概念和不知道的词汇就格外敏感。
儿童到了学前班就出现了数学的敏感期,他们先通过老龄的具体导入建立准确的数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生活中的数字来证实自己所掌握知识是否牢固,这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如果所学的知识被头脑锁在一个和生活隔断的系统中,那真的叫学习了,学习成为了痛苦。
儿童口腔的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
2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2岁以前完成。
口不仅仅用来进食,在最早,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用,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
国际上很多幼儿的数学敏感期在3岁半以后出现,但我们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普遍在4岁、4岁半来临,有的甚至在5岁以后。让孩子在6岁以前完成一系列敏感期是理想的成长状态。
如果一个人想要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两个最便捷的工具——语言和手。
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2岁前出现。走的敏感期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
儿童通过抛撒、移动物体来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
直到5岁儿童才逐渐发现,所有的事情和愿望是要通过时间来完成的……
未经儿童允许,教师不能触摸儿童。
找到盖子,并且把它盖上,一切变得完美起来。实际上这正是儿童审美敏感期到来的景象。
表达喜爱之情,身体语言比用口头语言要真切。
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我们还不知道儿童心里到底有多少秘密, 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
对他来讲,被打了不重要,鼻涕干了也不重要,只有符合秩序的活动才重要。
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使孩子产生了安全感。孩子通过有秩序的环境来和自己的内部秩序配对。外在的有序可以使孩子形成内在的秩序,即知觉归类。当他发展了所有的感官后,就会对感觉的认识上升到对知觉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智能。
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因为他们都知道该怎么认识这个复杂而奇妙的世界。
对他来讲,被打了不重要,鼻涕干了不重要,只有符合秩序的活动才重要。
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使孩子产生了安全感。孩子通过有秩序的环境来和自己的内部秩序配对。外在的有序可以使孩子形成内在的秩序,即知觉归类。当他发展了所有的感官后,就会从对感觉的认识上升到对知觉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智能。
当秩序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固执,而正是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
孩子知道该怎么认识这个复杂而奇妙的世界。
最早的独立首先是功能上的独立。
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
科学实验课细分为: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气象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化学实验,工程学实验,天文学实验。把自然学科细分为:天气、夜空、人体、昆虫、有壳生物,哺乳动物、海洋、岩石和矿物,沙漠植物、树、花朵等。音乐课也细分为:乐器、芭蕾、欣赏等。
社会实践课、讨论课、陶艺课。
我个要理倾向于人的生命是在40岁成熟。就好比是一个圆,作为社会的价值完成之后,人会回归自我,重新考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真正走向身心的独立是在40岁。
成长在强权中的儿童崇拜强大的有暴力倾向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
孩子的烦恼表现在他的显意识,孩子的压抑表现在他的潜意识。
陌生的环境使儿童焦虑、紧张、恐惧,充满了不安全感。帮助儿童熟悉新环境、消除不稳定的情绪,使他心情好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他的情绪,给予他爱和自由。
大门一关,新人被关到了外面,孩子尤其惧怕进教室,他担心教室将他关起来回不了家。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儿童正常发展,他会在7岁后逐渐感知和发现自我中心以外的疆域,为走出自我做好了准备。
我把孩子抱到了怀里,先帮了擦干眼泪,然后说,宝贝,他说这样的话让你感到担心和难过了是吗。孩子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继续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他只是觉得这样说很有意思。会让你感到难受和害怕,才故意这样说的,但是他不会这样做的。放心吧,老师爱你。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当然也是人的天性。儿童追求完美,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儿童是通过皮肤来思考,也是通过皮肤来获得爱的。人在童年通过父母的抚摸获得身体的智能,也获得爱的感受。
另一个儿童也想使用,他只能等待别人用完后再用。孩子就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会等待。
这里还有一个秘密:我们首先约定了一种规则,并不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规则,共有的环境成为孩子练习遵守规则的场所,而遵守规则是儿童的天性。
你是爱孩子的,但你不喜欢他这样做。让孩子感觉到这点,孩子就会安心和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行为。
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老师要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对自己和他人身心无害的事都不能算错。其次,儿童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
有时孩子会故意犯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成人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经过这个过程他就知道什么是错误,犯错误是什么感觉,然后他会改正这个错误。
如果成人爱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儿童就会使用正确的做法而放弃错误的做法。这是正常的良好的成长模式。
让孩子真正体会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在这些点滴中会聚成的小成长里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不仅仅是彼此的平等,更是彼此间的认真对待。
情感的表达能力,表达方式,表达程度,每个孩子都不同,我们要保护这些表达,让儿童没有障碍地用心和这个世界交流,做一个人格统一的人。
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倾听孩子,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让他们自己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儿童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
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岁以后,有些在3岁多就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
以这个时候,妈妈用什么方法都会有些无奈,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和陪伴。
乔乔数学的敏感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敏感期的周期过程;对数名的兴趣,对数字的兴趣、对数量的兴趣,对数的书写的兴趣,对数的序列的兴趣,对数的运算的兴趣……在这个周期中,时间和兴趣的关系,生活和数的关系都展示给了我们。
我的观察是,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儿童的学习热情和毅力是惊人的。这种热情和毅力与生倶来,不用人教,不用夸赞和奖励,不用培养和锻炼,但要加以保护。事实上,在大多数和情况下,正是我们成人,我们这些希望儿童热爱学习的成人,用我们旧有的所谓经验和想法,把这样的品质破坏了。
0-6岁的儿童,必须在6年中,学会把握这个物质世界的基本秘密,创造一个自我。
首先是孩子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分离开。孩子出生时,和这个世界浑然一体,和自己也浑然一体,儿童必须借助于外在的环境,依靠生命内在的觉醒,逐渐地把自己和这个物质的世界剥离开,把自我的一切剥离出来。例如,儿童所看见的,认为和自己是一体的,触摸到的,也认为和自己是一体的,儿童甚至不能区分自己身体中各种功能的作用。所以儿童要用6年的时间或者更确定地说是7年的时间,依靠感觉,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剥离开,把这个物质的世界中的此物和彼物剥离开,并且,建立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些是生命成长的自然法则所预定好的,谁不遵守这个法则,就要承担不遵守自然法则而导致的代价。
其次,儿童必须在这6年中,创造出一个自主的内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自我。儿童2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出,儿童以占有“我的”物质开始,到用语说“不”来剥离“我”和我之外的不同,最终到区分出了“我”“你”“他”,然后逐将这个自我创造了出来,建立了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内在环境,造就了一个在意识上独立自主的自我。这一部分,对于人这种生命体来说,实在是大重要了,如果在7岁前不能建立,人就会沦丧在更低的生命层面求生存,这就是生命成长的法则,也是儿童在0~7岁的最重要的使命。这一点,被人们长久地忽略着。
让孩子在他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选择一条他自己的发展之路,结果会比我们想象得好。成人难以想象一个自由中的儿童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成人得到的自由很少。
人类所有智性的活动,一定储存在人的集体遗传基因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它们会一部分一部分地显现出来,成为孩子对自己的发现和兴趣。这种来自生命内在的动力,比外在的强制要有效和有趣得多。强制实在是愚蠢的办法。
绝大部分敏感期在受到压制后,一旦环境使孩子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据我们的观察,2-10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补偿。弥补成长的损失。年龄越大,越难补偿。
某些敏感期过了6岁表现形式也变了,这同6岁以前的生命体验截然不同。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真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
孩子的兴趣点不在于学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而在于通过实验发现事物的秘密,认识客观事物。这种认知是由儿童的兴趣引导的。
1岁到1岁半左右是漫游的敏感期
12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