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笑呵呵。
整个春节前后,从腊月二十三迎灶王爷开始,到今天聊聊元宵节,有二十多天了,一直在说习俗这话题。估计很多简友都看腻了要吐了吧,此处有尴尬的笑声。
自从打算写这个主题,我也参详了很多资料,整理了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呈现在各位简友,希望能和我一样,能多少学习到一些新东西。
回归今天的主题,说说元宵节。关于元宵节,这是中国很古老就有的节日了,相信大家懂得的很多。我们都知道,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最后的一个王炸。
元宵节,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大将军周勃平定吕后的党羽之乱,在正月十五那晚,大宴群臣,与民同乐。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从汉文帝开始,到了东汉武帝,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形成灯节。
到了隋、唐、宋以后,元宵节盛极一时,有盖过春节的风头,也是皇帝与民同乐最有代表的重大节日,《隋书•音乐志》有记录:“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可见盛况多么壮大。到了唐朝时,元宵节比隋朝更热闹。唐刘肃《大唐新语》有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可以当时元宵佳节是何等的热闹非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娱乐节目不仅是赏灯了,还增加了猜灯谜,吃元宵等节目,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现今在国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就有元宵节。
2008年,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蕴含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追求自由等文化意义,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丰富的活动来庆元宵。从官方到民间都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的传统民俗活动,小时候听老人常说“早过十五晚过年”,说十五要起早,在农村时没有自来水,那时都去大井里挑水,记得父亲起的很早,带上香火和祭品,先是祭祀井里的井龙王,然后再打水,这叫做“元宝水”,后来哥哥就继承了这个传统,说每每起早去打水,都能遇上村里人,大家一起祭祀。